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2002年以来的经济长周期的上升期,消费结构由吃穿向住行方面的升级带动了社会生产结构的调整,由此推动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同时全球产业结构转移步伐的加快和投资加速也给我国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种种有利因素的结合,奠定了我国本轮经济上升的长周期的基础。
在经济周期性发展过程中,处于产业链不同位置的行业间的发展也必然表现出差异,经济上升阶段,汽车、电子通讯及房地产等先导型行业的快速发展,将带动设备、机械装备制造等中游制造业的兴起,并传导到煤炭、石油、电力、钢铁、水泥、有色、石化等上游能源和原材料行业;在经济周期性下降阶段,这样的产业间梯次轮流波动的波及传导规律也会同样表现,近年来的产业运行,正是这种规律的充分体现。
2006年是中国经济由第一波景气周期向第二波景气周期过渡的关键时期,经济稳中趋降的态势不会改变,产业间的梯次轮动规律也将继续显现。产业结构升级带动下重工业主导工业增长的格局不会发生根本的改变,结构调整将更加合理。产业景气总体将平稳回落,不同行业将继续表现出不同差异:
第一、住房,汽车,计算机,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行业等前期深度回落的行业,正逐步走稳,并积蓄上行的动力。
产能的快速扩张和需求的阶段性放缓,使得2005年以来,汽车行业和电子行业景气下降明显?,但内在的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下的行业的需求依然强劲,在经历了前期的低迷以后,从图表上看,汽车行业已连续7个月效益景气保持正增长,其中轿车特别是经济型轿车的表现尤为突出,在内外需求同时拉动下,2005年,1-9月份全国累计生产轿车211.31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7.7%。在销售升温的带动下,生产商库存、经销商库存压力渐小,产能利用水平也有所回升,2006年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回升势头并带动汽车行业走出周期性谷底.电子工业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目前也已经处于较低位置并趋于稳定,且目前的库存率已降低到较低的水平.房地产行业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大,但中国正处于住宅业高速发展期,?调控影响下2006年房地产投资的结构将更趋合理,且随着价格的合理回归和前期降价预期下积压的需求的逐步释放,2006年可能有恢复性的增长。
第二、大部分中游投资品面临产能阶段性过剩的压力,?产能的释放和竞争的压力使得总体景气仍将下行,能源及原材料行业随着产能的增加和需求的减缓,景气也将逐步回落。
后向连锁效果较强的先导型产业的前期回落,必然带动中游投资品行业的相继回落,原材料价格的高位运行又进一步吞噬其利润空间。从景气看,建材工业较2004年已有深度回落,其中水泥制造业各项指标已在较低水平,玻璃及玻璃制品业虽仍维持较高景气,但回落趋势明显,,金属制品业需求减弱,库存率上升,景气指数稳步回落趋势明显,机械制造业景气年初大幅下行后呈抛物线缓升,目前位于较为稳定的稳定区域,由于我国经济处于内生性重化工业化阶段,装备工业的快速发展内在的带动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企业大量增加的设备投资和技术研发支出也奠定了机械制造相对稳定的基础,从周期看,中游投资品处于周期的下降通道但总体幅度不会太深。
部分能源原材料景气目前依然保持高位,但总体景气稳中回落的趋势难以避免。
以煤炭、电力、石油、交通运输行业等能源行业及石化、化工、有色等原材料行业为代表,前期带有明显瓶颈特征。自2004年,在供给短缺压力的推动下,这类行业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小,多数呈现景气持续回升的态势,产出、效益和价格水平均达到历史的最高水平。指数也一直维持在高位水平,这也是2005年经济总体高位运行的重要原因。目前这些行业生产能力的发挥程度多数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随着经济结构的逐步调整,高耗能产业发展得到有效控制,下游行业发展的减速,加之瓶颈行业投资的大幅增加,瓶颈的制约将逐步缓解,部分以前的瓶颈甚至可能成为下一轮增长的过剩产业。能源原材料行业也将在高位趋稳,逐步构筑平缓的抛物线型景气周期顶部。
部分行业的走势已有所显现,?钢铁工业由于积压的大量产能,同时面临下游需求增速放缓,其库存已明显增加,传导能力下降,效益景气已明显回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面临传导能力下降,库存增加的隐忧,煤炭、石油、黑色金属矿、有色金属矿、非金属矿等采矿业利润虽仍保持高位,但同比分别增长均有所回落。有色金属工业的景气已明显下行,大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危机有所显现,景气稳中回落的趋势在所难免。
第三、与瓶颈行业相关的部分制造业,仍将处于上升周期。
瓶颈行业的快速发展,拉动了与其相关的专用、通用设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轴承、阀门制造业、冶金、矿山设备制造业、农业机械制造、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船舶制造业等,增长景气快速上升或维持在高位,效益景气处于上升态势。随着瓶颈项目建设的进一步加强,这些行业仍将持续目前的发展态势,仍将处于行业发展的上升阶段。
第四、下游最终消费品和服务业,由于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费能力的释放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奠定了稳步增长的基调。
2005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08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其中9月份5495亿元,同比增长12.7%,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连续21个月保持10%以上的增长态势,我国消费已经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通道。随着居民收入的继续增加,收入预期的提高,消费增长的惯性也愈强,预计2006年消费需求仍将继续平稳较快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