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首部系统介绍和专业论述特高压输电技术的专著———《特高压电网》首发仪式在北京举行。
此前一个半月,9月26日,国家电网公司750千伏官亭至兰州东输变电示范工程竣工投产,它一举实现了我国电网输变电最高电压等级由目前的500千伏升级为750千伏的历史性跨越;以此为契机,国内百万伏级特高压电网的建设指日可待。
接踵而至的这两个极具标志性意义的事件昭示着,我们即将跨入特高压电网时代。
特高压电网将给我们带来什么?
特高压电网是指交流1000千伏、直流正负80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网络。拿它和我国现有主要以500千伏交流和正负500千伏直流系统为主的电网相比较,如同在高速公路和普通快速路之间作对比,流量、流速、经济性等方面均不可同日而语。这样一条“电力高速路”,将大大提高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的效率,减少输电损耗,降低输电成本,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推动我国能源的高效开发和利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那么,在此大背景下,《特高压电网》一书又告诉了我们什么?
我国已进入大电网、大机组、高电压、高自动化发展时期
目前,我国电力工业已经进入大电网、大机组、高电压、高自动化的发展时期。特高压输电以其特有的技术优势将在我国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担负起重要作用。
我国是电能生产大国和使用大国,地域广阔,发电资源分布和地方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全国可开发水电资源近三分之二在西部的四川、云南、西藏;煤炭保有量的三分之二分布在山西、陕西、内蒙三省区;而全国三分之二的用电负荷却分布在东部沿海和京广铁路沿线以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如在经济发达地区建设火电厂,巨量的煤炭运输将是个棘手问题。因此,必须在发电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设大煤电基地、大水电基地,实现煤电就地转换和水电大规模开发,再通过建设坚强的国家电网特高压骨干网架,将清洁的电能从西部和北部大规模输送到中东部地区,实现跨地区、跨流域水火互济,既解决东部能源短缺问题,减轻运输和环保压力,又促进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特高压骨干网架具备跨区域、大容量、远距离、低损耗输送电力的基本功能,是国家电网的重点和建设国家级电力市场的物质基础。建设特高压骨干网架,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500千伏电网基础上发展特高压网架,电压等级匹配合理,经济性好,适应性强,有利于推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节省宝贵的土地资源,提高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从根本上解决输电能力不足等问题;有利于充分发挥特高压电网的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引导电源合理布局,促进电源集约化开发,实现电力工业协调发展。
电网从高压到特高压的发展:技术问题已不是特高压输电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作为本书开篇的第一章,本章详尽介绍了推进电网从高压向特高压发展的内在、外在动因,令人信服地证明规模经济性是电网从高压、超高压向特高压发展的动力,并得出结论说,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实际应用已日臻成熟,技术问题已不是特高压输电发展的限制性因素;特高压输电工程的规划和建设主要取决于大容量输电和用电负荷增长的需求。这一结论实际上已在国家层面上决策发展更高等级输电网架过程中得到采纳。
中国国家电网特高压骨干网架: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理性选择
《特高压电网》的第二章在概括国外大电网发展趋势和国内电网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对中国国家特高压电网作了总体谋划,并介绍了特高压电网所具有的适用于大容量、远距离输送电能的特点,从我国能源资源的地理分布、能源传输需求和发展变化趋势的实际出发,说明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的国家电网,是适应远景能源流的变化,促进电力市场的发展,实现全国范围能源资源优化配置,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的理性选择。
世界首次系统阐述特高压输电技术及其工程的专业篇章:专家和业余爱好者均能如鱼得水
从本书的第三章开始,到第十一章,专业人士一定能享受到知识渴求满足后的巨大快感,因为这些非凡章节是世界上首次系统阐述特高压输电技术及其工程的专业性文字。当然,热爱高电压技术和对电力技术怀有兴趣的非专业人士也会在这里如鱼得水,因为这些专业文字并不枯燥,它们在内容编排方面做了很好的技术处理:每一章的开头,力图用简短文字概括出本章的主要内容、主要观点和结论,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是否深入阅读下去;它还给出了较丰富的参考文献,为有意进一步深入了解前沿问题的读者提供了指引;它集中讨论了交流特高压问题,同时也涉猎了直流特高压的特殊问题;它从电力系统的一般特性展开,引入了特高压的基本知识、主要技术特点,介绍了特高压的技术难点和解决途径;而对一些特高压乃至高电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现象的阐述,则真正做到简明扼要、有可读性;同时也努力阐明国内外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现状、发展方向和对相关学科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