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中国橡胶机械企业有13家挤入世界前36强,全行业总销售收入占世界橡机总销售额的近1/3,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橡机大国。但是,业界认为,目前中国还远非橡机强国,要实现由橡机大国向强国的转变,必须从四个方面突破。
突破稳定性 中国机群式产品如硫化机等目前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被国内外著名轮胎公司批量采购,但中国钢丝帘布压延机等设备与国外水平差距仍较大。国内钢丝帘布压延机现只有大连冰山橡塑机械股份公司开发,但国内轮胎厂至今无一家采用其主机;钢丝帘布裁断机绝大部分从国外引进;四复合胎面挤出生产线国内还未见国产品在国内轮胎厂使用。这些设备对稳定性要求较高,而稳定性正是这类国产设备的软筋。谈起这类国产设备的稳定性,轮胎企业老总大多摇头,认为稳定性不好是国内轮胎企业不得不花大量外汇进口的主要原因。因此,国内必须在这类设备的稳定性方面取得大的突破,才可能促进中国跨入世界橡机强国之列。
突破全自动技术 20世纪末工业化国家发起一场全自动轮胎生产技术革命,如米其林的C3M技术、倍耐力的MIRS技术、固特异的IMPACT技术、大陆的MMP技术、普利司通的ACTAS技术、锦湖轮胎的APU技术。这些新技术对橡机的需求有质的变化,世界老牌橡机厂家和轮胎企业都在下力气开发,如VMI及马朗贡尼正在联合研制轮胎柔性生产线。中国橡机厂家现无一家对其进行研究。专家认为,中国只有在这种新型设备方面拥有自己的技术,才会在世界橡机市场竞争中拥有发言权。
建立技术创新体系 国外橡机著名厂商目前都建立了自己的技术创新体系。而国内建立国家级技术中心的只有桂林橡胶机械厂,科研投入普遍较少,具有全新概念的橡机新品没有一个。从专利方面比较,据介绍,德国已拥有上千项橡机专利,而国内总共只有100~200项,且大多为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很少。专家认为,不建立起自己的创新体系,开发不出更多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中国橡机只能算是世界橡机强国的“跟屁虫”,根本谈不上进入强国之列。
建立全球服务体系 中国橡机出口近年逐步增长,2003年出口额约3500万美元,2004年突破5000万美元。但与进口比较,贸易逆差巨大,初步统计近两年进口耗汇达3亿美元以上。中国橡机企业至今普遍未建立起自己的全球服务体系,正在严重制约橡机出口。在品牌方面,创中国名牌今年才启步,在世界轮胎业的认可度还远远不够。专家认为,中国橡机企业必须快速实现由国内型向国际型的转变,出口才有可能继续大幅提升,并有可能实现进出口顺差。这里,建立起自己的全球服务体系,打造中国橡机整体品牌,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