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在江苏省发改委、省宏观经济学会和东台市政府举办的“构建中国绿色能源之都”论坛上,国内外多位专家、企业家表示,发展风力发电、利用绿色能源,要充分挖掘海上风电资源。
哥本哈根有道海上风电景观
丹麦的风电产业领先世界,风能产业年营业额在30亿欧元左右,并网发电机组达312万千瓦,目前,全国约22%的电力消费来自风电。其中海上风电被很好开发利用,1991年第一个海上风电场建成后,2002年一下新建了5个,第二年又在Nysted海域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近海风电场,装机容量达到165兆瓦。
来自这个北欧国家的世界风能协会主席PrebenManegaard带来信息,首都哥本哈根有一道别致的景观:在飞机上可看到大西洋和波罗的海间,有20台风电机组悠然运行,游客们纷纷以此为背景拍照留念。这一地区8.5万人口的用电全部来自风电,而且大多是海上风电。即便从全国计算,也有6%的用电是从近海风电场获得的。“在海上漂浮的发电场,无需土地,不与人类争空间,而且发电量更高,因此发展迅速”,他说,海上风能是风能中最有前景的,世界上很多国家,如瑞典、英国、荷兰等都已建立大型海上风电场。比利时、爱尔兰、美国等也雄心勃勃制订了近海风电计划。
江苏开发海上风电潜力巨大
“中国东部沿海近海风能资源丰富,如果风电能很好发展,完全可以满足用电需求”,这是PrebenManegaard给我省海上风能利用定下的基调,与会代表对此非常认同。
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顾为东以东台为例做了分析。东台有海岸线85公里,近海海域滩地内高10米的地方年平均风速每秒6.83米,年风功率密度每平方米400瓦,这表明全年可正常发电。从地质角度看,有世界最大的淤长型辐射状沙滩,每年还在以100米左右的速度向大海延伸。这种辐射沙洲风能资源优良,70米高的年均风速超过每秒8米,60万亩潮上滩涂可开发建设风电场容量100万兆瓦,140万亩潮间滩涂可开发建设风电场容量2000兆瓦,如果再向东延伸,200万亩近陆海域潮下浅滩区域,可建设风电场容量3000兆瓦。
目前,东台海上风电项目已经启动。东台市市长王光文介绍,世界最大的单体风电项目200兆瓦风电项目明年正式开工,2008年建成后,可提供年发电4亿度以上的清洁电能,计划在10-15年内,建成总容量6000兆瓦以上的特大型风能场。
利用海上风电资源要注意四大问题
与陆上风电相比,海上风电优势明显。但专家也提醒,必须认识其“独特个性”,避免一哄而上。
首先,技术要求相对复杂。海上风电对海底基础有特定要求,比如虽然用于固定设备的水泥墩子、三脚架等结构并不复杂,但要将它们压到海底并非轻而易举。近海风电造价一般比陆地高,设备维护也更复杂。
其次,切忌跟风、盲目求大。目前,我国沿海地区几乎都在规划建设风力发电场,而且多是“一”字型排开,如果这些项目全部建起来,对沿海滩涂越冬候鸟和湿地保护会造成压力和影响。欧洲国家就规定新建风电场必须离海岸线15-30公里,同时要在国家海洋公园、生态保护区等范围外。中国风能协会副理事长施鹏飞呼吁:“中国风电危机四伏,要吸取波音公司、美国航空等的教训”。他说,我国有5000多台机组发不了电,就是求大的结果。我国的风电宁可少点、慢点,但务求好点。
第三,要打破政策歧视。已经从事国内多个风电场建设经营的国华能源公司董事长解建宁认为,风电生产企业面临很多政策不平等,比如并网电价太低,进口设备税收优惠不如外资企业,和煤电企业税收也不一致等等。
第四,要做“大风电”产业。专家表示,设备是风电关键,谁有风机就掌握竞争主动。目前,国内能提供合格风机的企业寥寥无几,零部件供应也跟不上。我省机械制造业发达,同时又有如东、东台等大型风电场,应大力发展风电配套产业,比如生产齿轮箱、叶片等。据说,仅GE、威斯塔斯等几家在我国投资的外资风电设备企业,每年叶片需求量就有100多万片,而国内只能提供近30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