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企业资讯>哈埠科研机构改写飞机传感器进口历史

哈埠科研机构改写飞机传感器进口历史

发布时间:2005-11-08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企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传感器

导  读: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 目前国产飞机的飞行数据,是通过一个国产传感器来实现的。它的问世,结束了我国国产飞机传感设备全靠进口的历史,这项高科技产品就诞生在哈尔滨市一曼街3号———中国电子集团第49研究所。

  这项打破国外技术限制的发明,让哈尔滨市一曼街3号在传感器领域一举成名,可就在6年前,却很少有人知道一曼街3号。于洪峰,这位一曼街3号的高级工程师,向我们这样描述他第一天来哈报到上班时的情景:“下了火车是早晨7点半,找了一上午也没找着49所。中午吃饭的时候问饭店服务员,服务员说,对面有个一曼街3号,好像是个单位,你去问一问。我到这儿一问,才找到我们49所。”

  于洪峰告诉我们,那时所里的20多个研究小组每年都有40多篇学术论文产生,但成果大都变不成产品,科学家的正常工资也只能领到70%。

  中国电子集团第49研究所所长范茂军介绍说,在这种情况下,不改不行了,在改革的过程中,第一个就是涉及到人们的观念问题,观念第一个就是市场意识。

  1999年,周边的老百姓惊奇地发现,神秘的一曼街3号楼顶上树起了一块中英文牌子,“中国电子科技”。而此时,一曼街3号的内部也正在发生着一场以机制创新为核心的变革。“市场部”,就是在那次改革中诞生的一个新部门。学市场营销专业的刘成利,是一曼街3号聘请的第一位非传感领域的大学生。

  从那时起,几个传感器专家摇身变成了推销员。他们推销的第一个产品就是哈飞飞机上所用的传感器。由于技术禁运,哈飞对这个传感设备梦寐以求,当场拍板给研究所1000万元的订单,但有一个条件,研究所必须6个月内拿出成品。技术要变成产品,需要一个过程,为了缩短这个过程,一曼街3号诞生了另外一个新部门———研究中心,就是将20个课题组合并成一个研究中心,大家一起上。6个月之后,第一个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传感器成功地安装在了哈飞的飞机上。

  范茂军告诉记者:以前每年开发的产品,很难有一项两项转化成市场需要的产品,现在每年我们承担的几十项研发任务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产品都能转化成市场应用产品,尤其在汽车领域,有很多传感器已经得到了使用。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ms41.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兰州1.5MW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列入国家项目

下一篇:IBM发明硅片减光速技术 可造光导通信电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传感器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