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产业分析>风力发电产业化雏形凸显

风力发电产业化雏形凸显

发布时间:2005-11-01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产业分析 人浏览
关键字:

电力

导  读:

   随着《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和《京都协议书》的生效,中国把可再生能源中的风能利用放在首要位置,使得风力发电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形势。

    国际著名的风能顾问加勒德哈森伙伴有限公司首席代表高辉很肯定地表示,发展风电是必然的事,也将是现阶段中国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重中之重。在相关的法规细则方面,如何制订合理的电价定价机制,以及如何推动风电的产业化发展都有待完善。目前风电的投资主体80%左右是国有企业,民间资本正在积极进入这个市场。


数字

    2004年底,中国已经有43个风电场投入运营,共装有1292台涡轮机,总装机容量764兆瓦。但这一数字尚不及我国开发潜力的1%。我国的电力3/4来自燃煤发电,而燃煤资源又相对匮乏。风电的投资回报率约为8%-10%,高于水电火电6%-8%的投资回报率。

    身为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顾问,绿色和平国际气候变化与可再生能源首席政策顾问史蒂夫·索耶在10月18日再次飞往北京,参与该法规实施细则的讨论。“关于其具体的进展,希望我回来能给你更详细的解释。”史蒂夫·索耶说。在广州接受记者采访时,史蒂夫·索耶透露,虽然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起步不错,但是仍有大量工作需要完成。在相关的法规细则方面,如何制订合理的电价定价机制,以及如何推动风电的产业化发展都有待完善。


商业银行贷款成推进难点

    据史蒂夫·索耶介绍,《京都议定书》第二轮谈判会下月将在蒙特利尔进行,发达国家达成减少二氧化碳排量30%的协议,并商定帮助发展中国家参与到此协议中来。“中国现在在风力发电的新市场中位居第10,我5年后回来,希望能看到中国上升到第4的位置。”史蒂夫·索耶这样陈述他对中国的期待。

    李俊峰,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在绿色和平《风力广东》的报告发布会上透露,《可再生能源法》的推动比想象中快,但难点在于如何落实商业银行提供优惠贷款等方面的内容。“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正在协商这件事,如何让银行特别是开发银行提供优惠贷款。至于说像国际援助机构这种银行,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可以更多关注这方面。”“财政部将于2006年向人大报告专项资金的使用。”李俊峰说,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发改委就《全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纲要》举行了讨论和座谈,希望这个规划和目标能够在今年年底出台。


电价分摊办法有望今年出台

    电价是众人关注的问题。因为火力和水力发电的上网电价较风电低,使风电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强。据李俊峰透露,电价分摊办法正在制定中,有望今年出台。

    据介绍,在中国2006年即将生效的《可再生能源法》中声明: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上网电价,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根据不同类型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特点和不同地区的情况,按照有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合理的原则确定,并根据可再生能源卡利用技术的发展适时调整,上网电价应该公开。
 
    “目前该法律的实施细节正在讨论中。中国现在把各省电网中风电所占的比例上限设定为5%。”高辉的观点则是,“考虑电网可以接纳风电的能力,这个上限值得讨论。我认为与国外相比,这一比例是偏低的。”


风机制造业商机初显

    据李俊峰透露,中国的风力发电正逐步壮大。五大电力公司、民营企业及省级能源投资公司(如长江电力、神华集团)、三大石油公司等等,都在积极探索或进入风力发电行业。“风电的投资回报率约为8%-10%,高于水电火电6%-8%的投资回报率”。国家“863”后续能源技术主题专家组组长,中山大学教授余志介绍说,目前风电的投资主体80%左右是国有企业,民间资本正在积极进入这个市场。

     风力发电的市场需求,将带来风机制造业的利好机会。李俊峰说,“我国三大动力集团(上海电气、哈尔滨电气、东方汽轮机)原来都是传统的大型火力发电或水力发电的制造企业,现在都在做风力发电设备生产。”此外,还有一大批世界级的制造商到中国来寻找风机。

    2005年3月2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组织实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公告》,将1.5MW和1.2MW的风机列为专项重点领域。目前风力发电机组国产化率只达到30%—40%,国家要求机组国产化率达到70%以上,这对国产制造商来说,是巨大的商机。









本文地址:http://ca800.com/news/d_1nrusj6oamroa.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国内外企业对光仪电产业的研发投入比较

下一篇:市场化和新能源是电力工业两大趋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电力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