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液氯泄漏、杭州硝酸泄漏、上海液氨钢瓶爆炸……一起起触目惊心的事故背后,是进入了“重化工时代”的长三角地区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的隐忧。
数据显示,目前长三角地区化学工业品的流量已占全国的47%,每年通过水路、公路和铁路进出上海的危险化学品有4300多万吨,涉及品种达3000多种。每天上千辆装载着各类危险化学品的车辆像是一枚枚“流动化学炸弹”,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有鉴于此,苏浙沪两省一市正在探索建立危险化学品运输领域的联控机制,“信息共享,部门联手”是此机制的最大特点。人们希望通过联控机制的建立,能够降低发生意外的风险,编织覆盖整个长三角地区的安全网络。
不使用专业人员和专门车辆,是目前长三角危险化学品运输的最大安全隐患。今年8月,一辆装载33.4吨硝酸的车辆在浙江发生意外,后经交管部门检查,此车系车主私自改装成的“大槽罐”,伪装成普通大货车后投入运输。无锡交通运政稽查部门今年夏天对905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检查结果显示,用无资质的普通车辆运输危险化学品和用无资质的驾驶员驾驶车辆,在违法违章车辆总量中占半数以上。
按照联控机制的要求,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将相互公布具备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的单位名称、车辆牌照、驾驶员和押运员证号,并实现联网共享;凡是出入省(市)境,均实施关卡查验;坚决打击无资质单位、车辆非法承运,以及未经培训、缺乏必备知识的无资格人员冒险偷运等行为。
上海还将对市内286家专业运输企业的近6000辆车辆全面整治,鼓励企业集团化经营,逐步淘汰无安全保障的运输小企业;部分运输车辆必须安装专用安全监管设备;要求所有承运剧毒化学品、易燃和易爆物品的槽罐运输车辆安装GPS全球定位系统。
“只罚款、难处理”,这一问题长期困扰着交管部门对外地违规车辆的处置,非法承运危险化学品的现象也因此屡禁不止。对此长三角有关部门商定,对于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在异地所发生的违法违章行为,由案发地依法查处,并通报企业注册地相关部门,依法予以警告、停业整顿、吊销资质等处罚。
多部门联合执法,是长三角危险化学品运输联控机制的重要内容。今年夏天,三地运输管理部门曾统一行动,联手开展夏季危险货运集中整治行动。今后长三角地区的相关部门还将定期联合执法,加大查处和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的监督。
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吴春源介绍说,今后苏浙沪三地将在安全监管、交通管理、质量监督、海事监督、港口管理,以及公安等部门之间形成危险化学品的联控机制,使道路运输做到“基本信息共享、动态监控通报、联合执法同步、查处意见反馈”,使水路运输做到“到港备案,跟踪到位”,以确保省际之间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
吴春源进一步解释说,目前,长三角跨地区的化学品运输有三个“不清楚”:始发地及终点不清楚、运输路线不清楚、路途动态状况不清楚。今后长三角危险化学品运输将走向专业化,运输人员要持证上岗。车辆、船舶也将标准化,设置十分醒目的“特别标识”。车船从长三角任何一地始发,动态信息就与沿途各地的信息系统联网共享。每次运输要事先设计好运输路线,尽量避开人群密集之地和重要交通卡口、隧道等。承运的车船都将安装卫星定位系统,以便监管部门动态跟踪,及时实施应急处置。
有关专家认为,长三角危险化学品运输联控机制的建立,为减少安全隐患开了个好头,接下来应当考虑的是如何有效地加强联合监管力度,以及如何把此机制推向更广阔区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