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新能源汽车重点将向什么方向发展,一直是业内(包括跨国公司)关注的焦点。不久前,科技部有关官员在谈到“十一五”期间国家电动车发展规划时说,“十一五”期间,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纯电动汽车以及关键零部件技术,仍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方向。
与目前炙手可热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相比,公众对纯电动汽车的关注要冷清得多。我国纯电动汽车目前的研发状况究竟如何?这个方向的研究价值何在?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天津清源电动车辆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志新博士。
关键技术与国外相比毫不逊色
在“十五”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中,天津清源承担了纯电动轿车的研究开发工作,一向低调的吴志新博士欣喜地告诉记者,不久前,公司在“很秘密”的状态下,非常成功地进行了我国第一辆锂离子电池纯电动轿车的实车碰撞试验,在国产纯电动汽车安全性方面给人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我国纯电动汽车5年来在技术方面取得的成绩远不止这些。据介绍,目前,我国纯电动汽车的整车技术已能够达到或非常接近国际水平,部分技术能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独具特色。比如我们采用的双CAN总线控制器网络系统,交流感应电机和永磁电机的全数字四象限矢量控制技术,分布式、网络化电池管理系统,以及智能化高压电安全管理系统等,基本是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关键技术的突破并不意味着市场化的可能性。
然而,关键技术的突破片不意味着市场化的可能性.对于这一点,吴研发和生产问题,并不完全在于关键技术本身,关键技术我们可以研发,实践也证明,我们可以掌握这些关键技术,并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汽车是一个完整的、复杂的大系统,传统的技术——一些看似普通的技术,一样也不能忽略,因此,需要以关键技术和传统技术、关键部件和传统配件的全面发展,才能得到一辆先进的、可以市场化的电动汽车
此外,消费使用环境也是决定电动汽车产业化、市场化的重要因素。这个环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市场启动阶段的政策环境,需要政府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促进电动汽车的消费;第二,需要一个基础设施支持环境;比如充电站网络、车辆维修服务网络、多种形式的电池营销、服务网络等。其中,在现阶段政策环境的建设显得更为重要。
产业化已非常现实,关键是找准市场定位
关于纯电动汽车产业化问题,吴志新认为并不遥远,而是非常现实的事情。他认为,在关键技术有所突破但是电池技术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给纯电动汽车进行恰当的市场定位非常重要。
纯电动汽车具有非常突出的优点,比如零排放、能源结构优化、驾驶操作方便等,但也有比较明显的缺点,比如充电时间较长、续驶里程有限,因此,电动汽车有适合其发展和应用的细分市场。
清源公司的纯电动汽车出口美国就证明了这一点。据悉,天津清源已经开始向美国出口纯电动汽车,今年11月,还将有106辆纯电动汽车继续出口美国。美国幅员辽阔,人们习惯于驾车旅行,似乎电动汽车不会有什么市场。事实上,美国国内有许多使用电动汽车的场合,对电动汽车仍有一定的需求量。
没有自主创新就没有电动汽车的竞争力
知识产权、全面自主创新、自主品牌问题,是电动汽车发展过程中必然遇到的、不亚于技术本身的重大问题。清源公司在出口电动汽车的过程中,对此体会非常深刻。
据吴志新介绍,目前,我国电动汽车的研发,均依托于—个现有的传统车型,在确定出口车型的选择过程中,原车的知识产权、合资的外方对该产品市场的划定,使我们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而模仿成分较重的车型,在进入国际市场时,又受到知识产权问题的严重困扰,这样,留给我们的选择余地很小,市场开拓也受到很大影响。很显然,没有知识产权、没有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我国汽车产品很难进入国际市场并参与国际竞争。
这也正是国家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要解决的问题之一。5年来,我国不仅在电动汽车领域实现了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掌握了大量的核心技术,为我国汽车工业在未来新技术的激烈竞争中,打下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该重大专项掀起了我国汽车技术自主创新的高潮。
“十一五”期间,进一步解决现在所面临的相关技术问题——包括系统的工程化、集成化、可靠性、成本等问题,彻底摆脱目前所面临知识产权的束缚,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关键技术的电动汽车,实现市场化和产业化,是我国纯电动汽车、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