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中国石油学会第一届油气田开发技术大会胜利闭幕(多图)

中国石油学会第一届油气田开发技术大会胜利闭幕(多图)

发布时间:2005-10-08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石油 技术

导  读:

[img]20051088321325554.gif[/img]
   中国石油学会第一届油气田开发技术大会——2005中国油气田开发科技进展与难采储量开采技术研讨会于近日在山东青岛隆重召开,这是由中国石油学会与胜利油田公司联合主办的我国油气田开发界的一次科技盛会。出席会议的有中国石油学会何庆华秘书长、王伟元副秘书长,中国工程院韩大匡院士、王德民院士,中国科学院郭尚平院士,我国油气田开发领域的专家宋万超、葛家理、王启民、何生厚、查全衡、潘兴国、张凤久等,以及全国各大油田、石油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近200名代表。大会开幕式由组委会副主任、胜利油田公司副总经理张煜主持,何庆华秘书长致开幕词,胜利油田公司总经理李阳致欢迎词,大会学术委员会主任韩大匡院士讲话并安排学术交流活动。

    开幕式后,韩大匡、王德民和郭尚平3位院士,何生厚、葛家理、查全衡、潘兴国、张煜、张凤久等专家在大会作了主题报告,其中韩大匡院士报告为“ 研究确定剩余油相对富集部位提高注水采收率的思考与认识”,王德民院士报告了“化学驱技术的一些新进展”,郭尚平院士报告题目是“原油碳源微生物自动寻的提高采收率机理”,院士、专家的全天报告,十分精彩,很吸引人,深受代表们欢迎,与会代表普遍反映深受启发,收获很大;大会共收到全国各单位论文170篇,大会选取其中有代表性论文50篇在二个分会场进行了报告交流,并编印全部论文摘要集、制作全文光盘供代表书面交流。第一分会场由郭尚平、王启民主持,第二分会场由王德民、葛家理主持,每个分会场有学术委员会成员参与讨论、点评,会场讨论热烈、学术气氛浓厚。

    经大会学术委员会对全部170篇论文打分评比,大会共评出26篇优秀论文,并由王德民院士在大会闭幕式上作了宣布,会后将由中国石油学会颁发获奖证书,进行表彰。最后由韩大匡院士代表大会学术委员会,对本次大会作了总结。

[img]2005108834098625.gif[/img]
[img]20051088341736251.gif[/img]


韩院士在总结讲话中说,这次大会是为了适应新世纪应对当前油田开发界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大力推动我国油气田开发科技进步的一次全国性盛会,会议开的很成功大家都表示收获很大,受益匪浅,我本人在这次会议上也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我国油气田开发界三位院士,同台报告,自始止终参加完了三天会议全程,这是很少有的。总的来看,这次大会围绕我国油气田开发科技进步与难采储量开采技术这个主题,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油气田开发领域的科技成果,进行了比较充分的交流,启迪了新的技术思路,圆满完成了预定任务,大会开的很成功。我代表大会学术委员会,作大会总结,简单概括起来,大会取得了一下几点收获:

    (1)通过会议,大家进一步认清了当前形势和面临的严峻挑战,取得的共识就是我们油气田开发界要加快发展科学技术,努力向国家提供更多的石油能源。比如在难采储量的开发动用方面,据2003年的调查结果,全国234亿吨探明储量中有47.4亿吨难采储量,其中已落实的36.1亿吨还没有动用起来,在当前石油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如何采用各种先进、适用技术和新的管理与经营机制来经济有效地加以开发动用,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我们油田开发界的职责和使命。

    (2) 开阔了眼界,打开了新的思路,增加了对我国各类难采油气藏开发特点、存在问题的认识,也增强了解决问题的信心。这次大会代表们来自全国三大石油集团公司和石油院校、科研院所,所介绍的油气藏类型几乎含盖了全国主要油气藏类型,交流的内容包括从地质到工艺的广泛学科,能够跨集团公司,跨油田开展横向交流,使我们了解更多信息,学到更新的技术,以触类旁通,借鉴利用,必然可以促进我们自己的开发工作。

    (3) 这次大会上反映了我国油气田开发界在自主创新上取得的进展,促进我们更好地通过技术创新来开发好油气田,特别是难采油气。我们高兴地看到,在集成创新方面,形成了八大开发技术系列,即注水开发技术系列、聚合物驱采油技术系列、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系列、稠油油藏开发技术系列、断块油田开发技术系列、气田开发技术系列、海上油田开发技术系列、难采储量开发技术系列等,这些技术系列是我国油气田开发的强有力支撑和技术保障;在单项技术创新上,我国也取得了很大进步,如会议上介绍的有关水平井和分支井等复杂结构井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油气田开发水平和效益;在原始创新上也有突破,如这次会议上有的论文针对聚合物驱后,如何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出了新的思路和设想,很有新意;在管理体制创新方面,会议也有很好的文章提出探讨,例如在难采储量的开发动用上,除了要用先进适用的技术,还需要进行管理与经营体制的创新,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使更多的储量得以经济有效地投入开发。

    (4) 充分反映了我国油气田开发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使我们更加明确了今后的技术发展方向。这次大会反映出:油藏描述技术向综合、精细和定量化发展;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向大型精确的趋势发展;驱替方式向多样化、复合化方向发展;化学驱向低渗、高温、高盐的二、三类油层应用;低渗透油藏开发向优化集成发展;采油采气工程要向增效降低成本方向发展等。

    韩大匡院士最后建议,中国石油学会每三年召开一次全国油气田开发技术大会,给出更多的时间以充分准备开好下届大会,并形成中国石油学会学术会议一新的品牌,不断促进中国油气田开发科技发展,为我国石油石化工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大会在中国石油学会和胜利油田公司和具体承办单位山东石油学会与胜利采油工艺研究院,以及各位院士、专家,各油田领导和全体代表大力支持与共同努力下,达到了全国油气田开发界就难采油气进行跨地区、跨集团公司全面横向广泛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我国难采油气开发技术水平,为我国油气田开发生产做出更大贡献的目的,受到了代表们的欢迎和好评,同时创立了我国油气田开发学术会议新品牌,扩大了中国石油学会的影响力,大会开的很成功,在热烈的气氛中胜利闭幕!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mq6h.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中国铝业在山西建成全国最大的铝工业基地

下一篇:网络式军用机场供油控制系统解决方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石油 技术
  • 如何让电网系统运维和人员培训“触手可及”?

    使用 AR 技术,电网公司员工可以利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数字眼镜或可穿戴设备等移动设备,对现场设备进行访问。施耐德电气的解决方案已经可以提供名为 EcoStruxure ™ AR 操作顾问 3D (EAOA 3D)的运维和培训混合现实解决方案,以帮助用户应对这些新的挑战。在 AR 模式下,EAOA 3D 可以将图表、内部视图或一组程序和实时

  • Infor:自动化使智能互联工厂成为可能

    智能工厂是自动化的未来,Infor 与德勤合作,在美国威奇托州立大学(Wichita State University)的创意园区设立了威奇托智能工厂,帮助制造商探索新技术的应用案例,最终助力他们的工厂实现智能化转型。Infor、德勤、威奇托州和强大的智能工厂合作伙伴生态系统(包括 AWS)将帮助各行各业制造商加速上云进程,采用最先进的工业 4.0

  • 展会预告 | 华北工控邀您下周参加2020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华北工控将于6.1H-C050展位,亮相2020年中国工博会。围绕“智能、互联——赋能产业新发展”的主题,彼时,华北工控将与来自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的2,610家参展商同台竞技,与现场观众分享智能制造领域最新的计算机产品和技术,期待您的莅临。

  • 魏德米勒A系列接线端子

    创新的联接解决方案非常受欢迎,为用户和相似设备提供最小的安装时间和最大安全保障。魏德米勒Klippon® Connect直插式接线 技术使无工具连接硬导线和管状端头导线成为可能。精致功能导向的Klippon® Connect产品系列可用于实现合适的解决方案。接线端子,

  • 国内玻纤产业“大而不强”企业发展任重而道远

    玻纤行业的增长使我国变成副其实的玻璃纤维产业大国,但产量第一也有遗憾之处,正所谓,最大的产量在中国,最好的技术却在国外。生产技术、产品附加值、行业标准等方面,国内玻纤产业与国外仍存在较明显差距,尚未达到玻璃纤维强国的水平。

  • 盘点:迎接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十大关键技术

    ?德国的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这三个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不过对于智能制造的内涵以及十大关键技术并不是每个人都了解,通过阅读本文你将对智能制造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 智能制造背景下的激光切割头 自动控制成新趋势

    激光切割技术具有加工可控、高效率、高质量的特点,在工业加工上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如汽车工业、纺织机械、钣金加工等。

  • 智物联荣获“2018年度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奖项

    智物联的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已经被众多行业所熟知,无论是物联网技术的研发,还是项目交付,其端到端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在实践中不断获得客户认可。智物联将继续探索创新,与合作伙伴一同推动工业物联网产业走向新的突破。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