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量新建建筑没有达标、多数业主、发展商和设计人员还没有树立节能意识的条件下,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踏踏实实地贯彻国家标准,而不是在节能率的多少上互相攀比,警惕把建筑节能搞成新一轮政绩工程和数字工程,而没有省下1度电和1公斤煤。”
同济大学龙惟定教授日前在一次研讨会上这样大声呼吁。他指出,目前我国许多地方都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提出新建建筑要节能50%,有的甚至要达到节能65%的目标,这固然是一件十分可喜的事,但同时也要防止其中的“数字泡沫”,因为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基准建筑”能耗标准,所谓“节能50%”的基准也还是一个虚拟的对象。
目前,我国是以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建造的建筑作为比较能耗的“基准建筑”,对于北方有集中采暖的住宅建筑来说,住宅的保温水平虽然可以用节能百分比来量化比较,但与此同时采暖系统却没有大的改进,很多时候房间过暖反而要开窗降温,保温水平提高了能耗却没有降下来。而对于南方夏热冬冷的地区来说,没有集中采暖,完全靠空调来实现节能50%到65%的目标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住宅空调能耗基本上空白,尤其是一些公共建筑,除了一些星级宾馆外很少使用中央空调,因此与现代建筑相比,根本不具有可比性。
龙教授说,我国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已经从7月1日起开始实施,但迄今还没有出台标准实施的细则、管理办法。比如,到底由谁决定要不要做是否节能的“权衡计算”?由谁来做评审和“权衡计算”?等等。如果国家再不拿出管理办法,这个标准就真的成了“轰轰烈烈的过场”,标准还没有实施,有些追求政绩的官员兴奋点已经转移到“65%”的数字指标上去了。
尽管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末至今,建筑节能标准从三北严寒、寒冷地区,逐步推行到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从建筑的新建、改建、扩建,逐步推行到既有建筑的改造,从单一的居住建筑已开始向公共建筑领域推进。但统计资料显示,今年我国城镇13.4亿平方米的房屋竣工面积中,达到节能建筑标准的仅占5%左右;在近年竣工的新建建筑中,节能建筑也不到10%。
专家们呼吁,目前我国建筑节能的当务之急是踏踏实实贯彻国家已有的标准,不管标准的名义节能率是多少,只要不折不扣地执行,肯定会对国内建筑的能耗现状有实质性和大幅度的改善。与此同时,我国还需要做大量的研究工作,制订统一的“基准建筑”能耗标准,制定前瞻性、限额性的建筑节能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