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的瓦楞纸箱包装业,在地区特定产业结构制约下,经过十多年缓慢发展,目前,已开始进入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面对市场的扩展,产品要求的提高以及原辅科能源不断涨价的严峻形势,企业应寻求怎样的生存发展之路?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行业协会该做什么?发展前景为何?本文以肤浅之论,就教于业内同行。
重庆瓦楞纸箱包装业发展四个阶段与“华亚现象
瓦楞纸箱包装业的产量是发达国家衡量经济景气度的尺子之一,是受地区经济发展环境和产业结构制约的。其功能主要是为生活资料消费品配套,当然也包括部分生产资料类消费品。重庆是一个以重化工及机电为支柱产业的老工业基地。近20年来,力挺
汽车、摩托车、
冶金化工、机械等主业。相比之下,对轻工、电子、食品等生活资料消费品行业重视不够,投资不足,发展滞后,在沿海及成都地区同行业的;中击下,溃不成军,日渐衰微。加之投资环境大不如人,故而包装业在10多年间徘徊不前。但进入新千年之际,直辖后的重庆市在2000年首次实现了工业经济扭亏为盈,此后,每年以两位数速度增长。至2004年,提前3年实现了再造一个重庆工业的目标,工业总值突破3200亿大关,比2002年翻了一番,投资环境与产业结构也有所改善,从而刺激了瓦楞纸箱包装业的发展。从2000年到2004年五年间,瓦楞纸箱包装业的瓦楞纸板线从20余条增加到44条,其增加量是前20年的总和,中高档双色以上印刷开槽机从10余台增加到40多台,企业数从100余户发展到近200户。营业额从近6亿元提高到9.7亿元,产量从1.7亿平方米增加到3.2亿平方米,尤其是2004年,纸板线年内增加6条,营业额比上年增长27%,在原辅料大幅提价的情况下,销售利润率(华亚除外)仍达到了5%左右。这些数据表明,行业开始进入一个强劲发展新阶段。
纵观整个重庆瓦楞纸箱包装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初期起步阶段:1959年到1982年。生产手段全为单机老工艺,作坊式管理,企业性质为集体所有制。
一枝独秀阶段:1982年到1992年。重庆组建了第一家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包装工业公司。1983年,旗下的红旗纸箱厂(后转为国营,更名华亚纸业上市)率先引进了日本产印刷开槽机和五层瓦楞纸板线,一举控制了技术制高点,十年独领风骚,掘得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桶金。
相持发展阶段,1992年到1999年。集体乡镇企业纷纷购置国产生产线和印刷开槽机。以华亚为首的国企集团军开始瓜分市场。尽管1994年后,华亚从美国引进了更先进的宽幅双拱七层线并在股市上募得亿元资金,但国有体制在用人上的弊端,使先进技术不能发挥作用,资产大量流失,已无优势可言。
民营企业加速发展阶段,1999年到2004年。广大集体企业完成了民营股份制改造,活力大增,接着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获得了全面快速发展。此涨彼消,华亚作为‘:最后的贵族”终于沦落到停产让出全部市场的悲凉境地,这真是对其“让利占市场”的绝妙讽刺。
从十年独领风骚到十年颓败退市,华亚成为一个极端典型的例子。一直拥有最先进的技术装备及人才的华亚最终因为跟不上市场步伐,惨遭淘汰。事实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优势敌不过体制优势,然即使转制赢得了体制优势,仍须更新观念、善于经营。“华亚现象”可以说是重庆瓦楞纸箱包装业发展史中最值得研究、总结的课题之一。
众人拾柴”,加速发展的重庆瓦楞纸箱包装业
经过四个阶段的发展,步入加速期的重庆瓦楞纸箱包装业其发展加速原因为何值得人们思考。用句形象的话来说,其实这是一个”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结果。促其加速的原因有四:
首先是市场需求有较大增长,例如重庆的主导产品摩托车产量,2004年已达440万辆,比2000年翻了一番多,占全国的1/3,加上零配件产量,所需纸箱价值1.8亿元以上,医药及食品工业近年迅速发展,双双突破百亿大关,成为重庆经济新的增长点。脱胎换骨的轻工骨干企业如原牙膏厂、啤酒厂等,成倍的扩大了规模,再加上内外资金近几年投资增大且集中在生活资料消费品工业,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新龙食油以及格力空调、美的空调、娃哈哈饮料等等,都大大拓展了包装市场。重庆的涪陵区形成了五大重点产业(榨莱、卷烟、饮料、医药、建材),成了包装的耗用基地,其需求量高达20亿元左右,占全市近1/3,其他如乳品业的崛起,壁山皮鞋产业、永川食品业、忠州柑橘加工业及各特色工业园的兴建,使包装的需求量比五年需几乎翻了一番,达到60亿元左右,其中纸箱占12亿元以上。
其次,瓦楞纸箱包装业中占绝大多数的集体企业,在2000年前后完成了向民营股份制的转换。包装企业真正回到了价值规律的轨道上,加之华亚包装的衰败为他们让出了一亿多元的市场分额,提供了管理和技术人才,更坚定了他们“办企业就是要盈利”的务实态度。他们提出了“两不做一卡紧”(即亏损的业务不做,货款难回的业务不做,卡紧原辅科消耗),通过加强控制,扩大销售队伍,改善奖惩办法来予以实施,为此,有20余户企业还通过了IS09000质量体系认证。在2004年严峻的市场环境下,大多数企业的利润都维持了上年水平,人均产值达20万元左右,有的高达30万元。
三是调整结构,技改升级,开创新的增长点。例如金星包装、简氏纸业均向上游造纸业扩展,添置了大型造纸机,有的还收购了外地制浆厂,由此形成了制浆、造纸、纸箱产业链。也有造纸厂收购租赁亏损的二级纸箱厂的。渝津纸业引进了重庆市第一条蜂窝纸板线,文元包装还兼营起房地产,一批二、三级厂收购了摩配厂、榨菜厂、彩印厂,搞起了连包带装。同时,一批企业利用城市拆迁资金对厂房、设备、技术进行扩建、升级或更新。几乎所有的生产线上都新配置了电脑横切机和薄刀纵切机、一半的一、二级厂都添置了多色中高档印刷开槽机、横切机。一批三级厂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千方百计从外地购回二手生产线,改造使用。到2004年来,组装改造和购进的二手生产线,已占生产线总数的四分之一。真乃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由此,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了适应市场的能力。
四是行业协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重庆包协和其下的纸容器分会,是内行的热心人在主理工作。他们没有任何行政权力,因此,只能靠尽心竭力为会员企业服务来形成凝聚力。多年来,他们使尽浑身解数,全力支持帮助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寻找合作伙伴,推荐专业人才,促进价格协调,倡导公平竞争,宜介政策法规,举办讲习培训,,组织内外交流,沟通与政府部门的关系等等。尤其应提及的是,他们人手极少,但还是担起了维护会员企业合法权益的责任。了不让会员企业受到某些柠部门不合格又不合理的检查罚款,他们坚持不懈,四年里不间断地到政府部门上访和书面汇报反映情况,终于使问题基本获得解决。从而减轻了企业的压力与经济负担,改善了生存环境,鼓励了投资。
去伪存真,剖析重庆瓦楞纸箱业现存问题
当然,在伴随着重庆瓦楞纸箱包装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业内的矛盾与问题也逐渐累积并暴露出来。更关键的是,这些常被人们提及的问题,有些是真实存在的,而有些则不过是过去观点的余留,早巳远离了现实情况,成为了名副其实地“伪问题”。
常见的伪问题笔者认为有如下几个:
小而散的问题。过去总认为西部瓦楞纸箱包装业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是小而散、技术水平低、实力弱。因此,应动用行政和社会力量促其做大做强,快速发展。现在看来,上述看法难逃“计划意识”之嫌。须知此问题是近十年都不可能基本解决的。这一方面是瓦楞纸箱包装业进入门槛(资金需求)太低且风险很小;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的增长和多样性,给了小厂较充裕的生存余地。另一原因在::集中制板,分散制箱”的专业协作的需要。更何况,企业在大小上永远都有差异,任何大企业都是从小在市场拼搏中发展壮大的。当竞争需要联合协作时,利益会促使他们去作。横加限制和“揠苗助长”,必适得其反。政府要做的是,在协会配合下,给予发展指导,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推进优胜劣汰,尽量减少企业负担,让市场规律充分发挥作用。
瓦线利用率低的问题。其实就是供大于求的问题。在市场经济中,供大于求是绝对的,平衡则是相对的。十年来,重庆瓦楞纸箱包装业瓦线利用率一直维持在36%-38%之间,事实表明,在当今40多条瓦线平均利用率在38%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企业仍在正常运转。即年均产量(五层箱)570万平方米,营业额1750万元,利润率仍在5%左右。在目前缺乏诚信的市场条件下,许多企业正在实践协会倡导的“在不增加营业额的情况下探索利润增长”的路子Q由此看来,在重庆地区,瓦线利用率仅38%左右,可能是一个正常值,这可能是市场需求与投资之间的一个平衡量。而各地区的利用率将会有所不同。
原辅料不断涨价、纸箱反而压价的问题,和前述两个问题一样,这也可能是伪问题。且不说其他行业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就内部看,大家都处在同等条件之下,公平竞争,要考验的已是经营管理水平了。各种组织(如包装行业协会等)不可能为此组成价格联盟,实践已反复证明,这也是做不到的。恰恰相反,这正是通过市场规律,达到优胜劣汰,从而做大做强的极好时机。因此,企业应当注重练内功,用人才、拓市场,同时相关协会推进联合协作、公平竞争,促使优秀企业胜出。事实上,近年来,已有某些较大型企业被淘汰出局,我们终于看到市场规律的威力开始显现出来。
伪问题虽然很多,但以下却是几个必须认真对待的真问题:
一是生存发展环境问题。本行业主要由中小民营企业构成。大多信息不畅、政策不明、人才缺乏,不足以引起经济主管部门重视。但作为都市型工业的一员,作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必然是加工中心、商贸中心、
物流中心)的地位,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政府部门宜加以关爱、扶持、引导。
二是诚信问题。首先是行业内部要讲诚信。现在一些三、四级厂在“集中制板、分散制箱”的专业分工中,随意乃至恶意拖欠一、二级厂瓦楞纸板货款,有的甚至“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最后赖帐,溜之大吉,给供方造成很大损失,迫使一、二级厂停止外售瓦楞纸板,由此造成行业产品质量大面积下降,也破坏了竞争规则。对此,应由包装行业协会根据大多数会员意见出面解决,例如在内部刊物上设“报警台”,此法也可用于对付恶意拖欠货款的用户, 上海同行已开先河。同时,支持会员通过诉讼来解决,这正是协会进行行业自律的题中之意。
三是人才乏问题。目前,随着企业的发展,业内急需高层职业经理人才和实用技术人才,包括造型设计师、成本会计师以及瓦楞纸板线,多色印刷开槽机、模切机机长、机修技师等等。问题的难点在,一般小企业实力不足,寻不到也留不住人才,又无力培养:而稍大的企业,有一定实力,却不愿花钱费力去培养,主要十门培养成才后跳槽,反增加了对手的力量。于是,日渐衰弱的某国企成了大家急欲进行人才挖掘的直接对象。但即便如此,业内仍然到处响着人才告急之声。即使沿海同行打工的本土技工开始回流,人才仍然显得匮乏。由此,行业整体素质将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提升。
尚算乐观的是,目前重庆瓦楞纸箱包装业的生产能力、产品品种和质量基本上是适应市场需求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还有一定发展空间。因为本地即使在原辅料不断涨价的情况下,瓦楞纸箱生产企业仍然是死少生多;并且市场反馈的情况是,少数出局企业的设备厂房一旦空出,便会立即被同行企业买走或租赁。因此可以坚信,随着重庆市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地位的进一步提高,瓦楞纸箱包装业将迎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