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企业资讯>福建省包装印刷行业努力寻求新的突破

福建省包装印刷行业努力寻求新的突破

发布时间:2005-07-11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企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包装印刷

导  读: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包装印刷业有了较大发展,占据了福建印刷业的主导地位。福建省约有包装印刷企业1600多家,总产值约为84亿元,占全省印刷工业总产值81%;从业人员约为6.3万人,占全省印刷从业人数78%。在这些包装印刷企业中,年产值超过1亿元的有8家,接近1亿元的有3家,超过5000万元的有30家。其中年产值最大的为6.9亿元,其包装印刷部分产值约为2.3亿元。
  特 点
  1. 区域经济初步形成
  福建省已涌现出如厦门市、晋江市、漳州市等包装印刷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厦门市有包装印刷企业349家,从业人员1.7万人,总产值28.6亿元,占全省包装印刷业总产值的34%,其中有4家年产值超过1亿元,3家接近1亿元;12家超过5000万元(总产值为11.3亿元);65家超过1000万元(总产值为20.8亿元)。晋江市包装印刷企业有276家,从业人员约1.1万人,总产值约13亿元,其中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的有30家(总产值为6.8亿元)。漳州市龙海角美工业区仅3家包装印刷企业的年产值就达到了9.4亿元。
  2. 地区差异显著
  福建省沿海地区如福州、厦门、泉州、漳州、莆田经济比较发达,包装印刷业年总产值达80.3亿元,占全省的95.6%,从业人员5.5万人,占全省的87.3%;而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如龙岩、三明、南平、宁德包装印刷业年总产值仅为3.7亿元,占全省的4.4%,从业人员0.8万人,占全省的12.7%。
  3.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从企业经济类型来看,有限责任公司556家,占34.6%;私营企业345家,占21.5%;集体企业266家,占16.6%;股份有限公司201家,占12.5%;中外合资企业67家,占4.2%;外商独资企业102家,占6.4%;国有企业39家,占2.4%;其他企业29家,占1.8%。全省三资印刷企业主要集中在福州(33家)、厦门(59家)、泉州(55家)和漳州(12家)等沿海城市,共159家,占全省的94%。泉州市633家包装印刷企业大部分是民营企业,只有3家为国有企业。
  4. 胶印设备仍占主导
  在全省包装印刷企业中,既有先进设备,如数字印刷机等,也有落后设备,如原始的凸版印刷机;既有平版、柔版、凹版印刷机,也有丝网印刷机;既有印刷纸张和塑料的设备,也有印刷金属的设备。在所有包装印刷企业中,胶印设备仍然唱“主角”。许多企业为适应生产业务要求,往往采用多种印刷方式灵活组合。
  问 题
  1. 产品结构不合理
  高档包装产品生产能力不足,中低档产品生产能力过剩。许多中小型企业即便在沿海发达城市,大多数走的仍是中低档产品道路。一些规模较大的骨干企业,为追求眼前利益,忽视技术创新,与中小型企业争夺中低档业务。在福建包装印刷企业中,能够承印供出口的高精特尖包装印刷品的企业不多,能够创出自己品牌的企业更少。
  2. 大量企业规模偏小
  在全省1605家包装印刷企业中,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的仅为153家,占9.5%;而在1000万元以下的有1452家,占90.5%。在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大部分企业年产值在100万元以下,个别山区甚至没有一家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
  3. 不符合资质条件的企业居多
  在全省包装印刷企业中,注册资金少于150万元的有472家,占29%。有的企业连一台上世纪90年代生产的对开单色机都没有,注册资金也仅为几十万元,使用的是破旧的厂房,离资格条件相差甚远。
  4. 专业人才匮乏
  近几年,福建包装印刷企业通过各种渠道,引进了一批印刷专业人才,但数量不多。部分企业员工包括领导者在内还只是初高中学历,经过专门技术培训和管理培训的人员很少。再加上许多企业缺乏有效的用人机制,没有真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5. 多数设备档次低
  特别是地处山区的企业,由于开工不足、效益差,没有资金进行技改,仍然在使用年份过久的印刷设备,甚至是濒临淘汰和已淘汰的落后设备,如铅印机等。部分境况稍好的企业尽管也引进了一些进口设备,但多为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生产的二手设备。
  对 策
  随着国外大型印刷企业的不断涌入,国内包装印刷市场的竞争将日趋白热化。为繁荣和发展福建省包装印刷业,笔者认为,应该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加强包装印刷业的监督管理工作,注重沿海、山区企业的协调发展。坚持一手抓监督管理,一手促繁荣发展。其一,严厉打击非法印刷活动,营造一个公平合理健康的外部环境。其二,对不符合资格条件的企业,要求其限期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予以降级处理,或鼓励其进行合并。其三,从严审批新办企业,特别是对沿海地区要提高准入门槛,如注册资金要超过150万元,以减少沿海与山区企业的发展差距,同时注意印刷业的总量控制。其四,要加快审批制度改革,精简审批事项。
  2.根据发展需求调整产品结构。鼓励发展与新产品相配套的包装印刷企业,限制低水平重复建设。第一,积极推进包装印刷企业的战略性重组,成立一批主业突出、具有相当规模的大型集团,优化资源配置。第二,逐步改造和淘汰生产规模过小、技术落后的企业,推动包装印刷产业的升级。第三,引导企业增加产品品种,搞特色产品包装,提高产品附加值。
  3.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包装印刷业也面临着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向知识密集型的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变。一要鼓励企业发展与高新技术相关的现代包装印刷业,并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植。二要引导企业积极引进具有国际最新水平的现代印刷设备,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材料。三要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标准进行生产,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4.实施品牌战略,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其一,鼓励企业打出自己的品牌。其二,大力发展与新产品相配套的企业和以来料加工为主要业务的外商投资印刷企业,提高技术装备和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产业素质。其三,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企业开拓海外市场,争取境外业务。
  5.加快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人才问题关系企业存亡。企业一要建立良好的人才机制,创造宽松的人才环境,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二要大力引进所需的专业人才,提升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三要加强企业内部培训,培养一支熟练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队伍,造就一批懂政策、善管理的经营专家。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mkds.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深圳建节水型城市刻不容缓

下一篇:DSO市场地位抬头 传统嵌入式软件落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包装印刷
  • 富士胶片Jet Press 750S为包装印刷行业构建新质生产力

    2024中国印刷包装高附加值前沿成果主题分享会在深圳举行,行业协会、产业链企业齐聚一堂,聚焦行业的"高效、低碳、创新、共享"发展。富士胶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印艺沟通事业部经理及色彩管理专家姚磊在活动中分享了数码喷墨印刷机Jet Press 750S如何帮助包装印刷行业提升生产力。

  • 2023浙江义乌包装印刷展览会

    2023浙江(义乌)包装印刷展览会将以纸包装印刷为轴心,辐射包装技术、纸箱彩盒、精品印刷、数码包装印刷产业链,届时将全面展示包装印刷全套设备与技术,旨在体现包装印刷产业链的融合性、全面性。包装机械展,印刷机械展,电源,

  • 还在为合适的电商包装解决方案烦恼?看2021华南印标包装展就够了!

    疫情时代,电子商务和包装迎来“全民网络购物”的新常态,所有在线购买的商品都需要包装和标签,“新常态”下的包装产品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的机遇。而包装印刷企业,则需要寻求转型与变革,接纳个性化设计、小批量多批次定制、可变数据印刷等新型市场需求,在减少库存成本和浪费同时实现按时按需印刷,方能使业务得以持续

  • DBS系列编码器-“高热”人气产品

    DBS系列编码器,是SICK在全球最畅销的产品系列之一,在电机驱动、包装印刷、机械制造等行业都打下了坚实的应用基础。

  • 包装印刷行业发展良好 五大短板值得注意

    我国包装行业的迅猛发展,包装印刷也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包装印刷行业依然存在着五大短板,制约着整个行业的发展。

  • 包装印刷实现人工智能跟踪

    谷类食品盒中会加入电路板,或者在沙拉袋中加入感应器。Thinfilm是一家生产极薄印刷电路板的公司,这些电路板能置入包装材料中。食品将实现人工智能跟踪。

  • 我国包装印刷业转型五大趋势

    在全球印刷业转型阶段,包装印刷企业应该把握机遇,做大做强。包装印刷业如何由传统的加工制造业向现代的设计服务业转变,是当下值得研究的课题。

  • “台达智能A2伺服在包装印刷行业的应用”在线研讨会成功举办

      9月17日,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携手中国自动化网举办了以“台达智能A2伺服在包装印刷行业的应用”为主题的在线研讨会。通过网络实时在线沟通的方式,中达电通和广大网友分享了台达在印刷包装机械方面的自动化技术与集成方案。   会议特别邀请了台达电子集团资深自动化技术专家陈廷彰、中达电通资深自动化技术专家梁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