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等不少大城市的人均日消耗水量已从1990年的145升下降到现在的125升。家庭废弃物的利用率从1996年的35%上升到2003年的60%。其中玻璃、塑料、纸箱等的回收利用率超过90%。
德国的节能环保产品和技术的出口已占世界份额的18.7%,名列世界第一。
德国是一个能源匮乏的国家,除了水源较充足以外,其它许多重要能源基本依赖进口。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节约能源便成为德国发展经济的一项基本国策。至90年代之后,世界许多国家的能源消耗都与经济增长呈正比发展,而如今德国的能源消耗减少了15%。
[B]广泛教育全民参与[/B]
在德国,节约能源不仅是政府和环境部门的任务,也是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
政府、职能机构和民间组织长年坚持开展节能方面的宣传,积极向公众介绍国家的相关政策及节能知识。为方便公众,德国能源局还开设了免费电话咨询,解答居民在节能方面遇到的各种问题。经济界也有不少咨询公司参与此事,向公民提供帮助,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环保节能措施。
慕尼黑市与1998年以前相比,全市的能源消耗降低了12%。
[B]法律保证政策倾斜[/B]
德国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关键一环是适时制定、调整和落实相关的规划、政策和法规。
比如,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德国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法律规定污染者必须承担治理义务及政府与公民合作的“三原则”。
德国政府还大力推行行业节能措施,对各行业及其产品都有严格的节能要求。汽车企业生产的新车只有达到油耗标准的才能销售;家电产品要进行节能性能分类,并贴上等级标签;建筑开发商一定要出具“能耗证明”,告诉消费者所售住宅每年供暖、通风和热水供应的能耗。
除了法律条文的规定,德国政府还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调控企业和公民的日常行为,引导人们应做什么、不做什么。如,自2002年起,德国开始对燃油和电力消费征收生态税。各州还制定《水法》,利用价格杠杆来鼓励节水。在首都柏林,水费的70%用于废水处理,30%用于供水设施的建设。污水处理费逐步提高,并与废水的有害程度相对应。目前,全德国抽用的地下水仅占地下水总量的10%。
[B]科研先行技术保障[/B]
降低能源消耗必须依托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历届德国政府都把积极研发和推广节能技术,寻找再生能源作为优先考虑的目标。
近年来,德国大力推广节水新技术,除了生产节水型的洗衣机、洗碗机外,还对抽水马桶和公共便池等进行技术改造,设置节水键,使人均日节水量达到10升以上。自2000年始,德国政府出于环保和节省成本等考虑,决定逐步放弃已初具规模的核电,并以此为契机,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德国政府希望通过能源结构调整,到2010年使“生态能源”发电量占到全国发电总量的10%。
如今德国在废水、废料、废气的处理等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再生能源和生物技术的实际应用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据统计,德国的节能环保产品和技术的出口已占世界份额18.7%,高于美国(18.5%),名列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