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水库管理司在武汉召开验收会,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承担的水生动物流动监测重点站、特有鱼类实验站两个项目通过了验收。
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是国内唯一的跨地区、跨部门、多学科、综合性的区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由12个监测子系统组成。水生所鱼类生态学与资源保护学科组承担的水生生物流动监测重点站、特有鱼类实验站分别属于“鱼类及水生生物”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实验站”子系统。
水生动物流动监测重点站自1996年至2003年,从金沙江下游到河口崇明水域开展了长江上游特有鱼类、珍稀鱼类、四大家鱼早期资源三个方面共29个要素的监测工作。系统监测了1997年以来长江干流的鱼类和渔业资源变动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异鳔鳅鮀、长鳍吻鮈、中华金沙鳅等长江上游特有鱼类的基础生物学研究,为今后在必要时进行人工种群维持奠定了基础。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中华鲟的物种保护方面,采用声纳探测、食卵鱼类解剖、荧光标记、微卫星DNA指纹分析等方法与技术,对繁殖群体和当年幼鱼的资源量、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以及人工放流效果等进行了全面的评价。水生动物流动监测重点站下设宜宾、合江、木洞、宜昌、长江中游鱼类早期资源流动监测、河口崇明水域6个基层站,合计有148人次参加野外调查工作。
特有鱼类实验站主要针对特有鱼类的生境特点、生物学特征、驯养与人工繁殖技术等开展调查、实验工作。2000年以前,实验站的工作合并在水生动物流动监测站中进行,2001-2003年,实验站的工作独立展开。自1997年以来,实验站先后对长江上游干、支流进行了多次生境调查,对圆口铜鱼、黑尾近红鲌、厚颌鲂、岩原鲤、圆筒吻鮈等长江上游特有鱼类的生物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根据三峡工程对它们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此外,还对10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进行了驯养实验,并成功地进行了黑尾近红鲌、厚颌鲂、岩原鲤的人工繁殖。
水生动物流动监测重点站、特有鱼类实验站两个项目的科研人员不辞艰辛,常年坚持野外采样,注重创新和运用先进的监测技术手段,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技术成果,为可能受到三峡工程影响的水生生物资源的保护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2000年10月16日发文,表彰1996至1999年度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优秀重点站。在整个20个重点站中,有5个受到表彰。其中有“鱼类及水生动物观测重点站(水生动物流动监测站)”,当时担任站长的是曹文宣院士,常剑波研究员担任技术负责人兼副站长,张国华副研究员担任副站长。2003年7月11日,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作出《关于对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的决定》,5个单位被评为先进集体,38位同志被评为先进个人。水生动物流动监测重点站再次获先进集体称号,时任站长兼技术负责人的常剑波研究员、副站长段中华副研究员获先进个人称号,特有鱼类实验站站长王剑伟副研究员和在读博士生乔晔也获先进个人称号。在参加监测工作的23个单位中,水生所受到表彰的先进个人也是最多的。
从2004年起,水生生物流动监测重点站、特有鱼类实验站合并为鱼类和珍稀水生动物监测重点站,列入三峡工程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的常规监测项目,继续进行相关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