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最新报告预计,今年电力供需形势仍将平衡偏紧,但主要电网的紧张状况将有所改善,拉闸限电无论从范围还是程度都会明显减轻.
原国家电网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现任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赵希正,近日在谈及2005年中国会否像2004年出现大面积电荒时,乐观表示用电情况总体上将有所缓解。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最新公布的《2005年电力供需形势分析报告》预计,2005年中国电力供需形势仍将平衡偏紧,但主要电网的紧张状况将有所改善,拉闸限电无论从范围还是程度都会明显减轻。据分析,2005年新投产的发电机组在6840万至7000万千瓦之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24220亿千瓦时,预计全年电力供应的最大缺口将达到2300万千瓦,比去年明显降低。
赵希正同时表示还有些不确定性的因素,主要是自然因素可能对2005年用电和发电情况造成影响。此外,天气是否炎热也很重要。中国现有的用电结构中,夏季空调用电占据三分之一。
在赵希正看来,今年在东北、西北用电供需会保持平衡,华东、沿海地区、以及津京唐地区电力可能会有紧张情况出现。但在电力加快发展和大力节约资源的情况下,不会出现2004年的大面积电荒情况。
另一种阐释:太重
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前段时间曾指出,中国不是一个缺电的国家,按照现在的经济规模,中国的发电装机能力足够。2004年,中国发电总装机达4.4亿千瓦以上,其中水电装机1亿千瓦,居世界第一。相对应的国外数据是:美国为8亿千瓦,英国、德国、法国3个国家加起来为3亿千瓦;中国的发电总装机超过了英、德、法3国总和。
此后,李德水再次提及,中国的电力增长已经够快,为何还出现缺电现象?他给出的答案是两个字:太重。
在他看来,中国的工业结构不合理,高能耗工业太多。与其说是缺电,不如说是重工业、重化工业发展太快。资料显示,工业耗电占整个用电量的74%,中国城乡居民用电只占11%。对比鲜明的是,日本装机能力只有2.8亿千瓦,却创造了比中国高得多的国内生产总值。
为什么电力供给增长如此快仍有用电缺口?谈及中国缺电问题,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列出一组数据:2003年,全国新投产的装机容量达3484万千瓦;到2004年,一年投产的新装机容量达5055万千瓦。根据统计,世界上只有1971年美国一年投产4000万千瓦的装机。
在他看来,最近两年全国电力需求增长都在15%左右,这在中国历史上少有,世界上也罕见。马凯指出,电力增长需求快,有合理的因素,如生产扩大、生活水平改善等,但其中确有不合理、不正常的因素,比如有些地方不顾客观条件和资源环境约束,盲目攀比经济增长速度等。
“加面加水”还是改变结构
赵希正对于解决中国能源问题的办法是:一方面加快电力发展。因为中国人口多,人均用电量在全世界排在80多位,发展潜力和空间很大;二是大力节约电力。目前国内缺电和电力浪费现象并存。如果不注重节约电力,发展电力速度再快,也赶不上需求。
加快发展电力行业的办法目前已被积极使用。
但经济学家吴敬琏却指出,这是“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思路。在他看来,大力发展电力、解决缺电的前提是资源没有稀缺性。
他指出,现在工业化国家的平均电力消耗弹性系数大概在0.8—1之间,在过去的40年中,中国也是如此。日本电力消耗最高的时候弹性系数也不过1.2。而在最近几年,中国电力弹性系数达到1.6左右。
2004年,中国投产的新装机容量虽然达到5055万千瓦,但电力缺口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一年,全国先后有27个省份出现拉闸限电。其中浙江、江苏、山西等地全年持续缺电,其他地区也存在季节性、时段性缺电。
吴敬琏认为,抑制重化工业发展,走新型化工业道路,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变,方是解决缺电的最根本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