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区义达里社区的老住户大都经历了三代院门的变迁,而伴随着大门这道天然屏障的不断升级,居民得到的是家居安全的最大实惠——连续12年没有发案,被群众誉为“北京市最安全的社区”之一。
义达里社区地处西城区西长安街北部西四南大街东西两侧,包括两街四巷,含国企、事业、个体、单位114个,驻地部队2个。共有100余个门院,1400余户居民。在这样一个繁华闹市之中以平房为主的社区,一连12年没有发生过一起入室案件,这其中的奥秘与大门的演变不无关联,更饱含着社区民警李国平以及居委会主任们的心血。
过去平房院的木制街门有许多由于长期风吹雨淋和年久失修不仅失之坚固,甚至有的还摇摇欲坠……在一次带领居民社区巡逻时,李国平发现一名欲实施盗窃的拾荒者只一脚就将一个老旧的木制院门连门框都踹了下来。这件事让他产生了“用铁皮加固门框”的想法。在动员和带领群众加固街门时,他边干边受启发,决定连整个木门一块加固。在此基础上,1999年夏天,李国平主动联系有关专业公司,以优惠的价格为社区95%的门院安装了防盗门铃及电子报警系统。就这样,义达里社区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的物防技防推广工作。
为使社区防范深化一步,2001年,李国平决定将包铁皮的木门升级为防盗门。然而防盗门造价高,有不少居民户承担不起,于是他就开始转动脑筋想办法,正好,社区有单位准备换新防盗门将旧的淘汰处理。李国平听说后赶紧和居委会主任找上门,说服他们将这批淘汰的家什无偿捐赠给居民,人家倒是答应了,只是让把卸下的大门自己拉走,还得捎带把施工的垃圾清理干净。正是炎炎夏日,李国平与社区主任组织人力,一同冒着酷暑,连续干了好几天,硬是用手推车一趟一趟拉回了70多个防盗门。门是拉回来了,可李国平发现自己给自己添了不少麻烦:由于居民院门高矮、宽窄不一,70多个防盗门必须经过改装后才能重新利用。于是他又找来工人一个院一个门地量尺寸,并亲自上手对门进行修改、校正,指挥安装。辛苦没有白费,当整修后的防盗门全部安装完毕,整个社区仿佛也焕然一新,看着漂亮、齐整的街门,居民们喜上眉梢。
为增加百姓居住空间的保险系数,加大平房社区安全防范的科技含量,李国平又打起了第三次换大门的主意:推广“户宇对讲防盗门系统”。在派出所领导和办事处的支持下,2004年初李国平开始在颁赏胡同实施“户宇对讲系统”。由于系统安装需居民自行负担一部分资金,因而个别住户不愿意接受,对此李国平先后召开3次居民代表座谈会,并利用晚间业余休息时间对进行重点走访,解答各种问题,终于做通了居民的工作并在2个月之内在社区的颁赏胡同21个院门完成了系统的安装。平房地区安装户宇对讲防盗门系统是社区治安防范的一个新举措,在北京尚数首例。
居民户院门的三次升级换代,彻底解决了义达里平房区的防范难题,使义达里社区的入室发案隐患大大降低。用86岁的杨秀文大妈的话说:住在这儿“溜门撬锁的没有,群众不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