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一台正在作业的超巴拿马型集装箱桥吊出了故障。24小时不间断监测的计算机立刻发出报警信号,同时,按照故障的类型和级别,系统通过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息,将故障信息通知家住上海市区的工程师。工程师用手提电脑进行远程诊断,向现场值班人员提出维修建议。很快,故障排除了,集装箱桥吊重新运转起来……
这是几天前发生在上海港的一件事。这归功于“现代集装箱码头智能化生产关键技术”。由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和上海海事大学共同研制的这一技术,日前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负责此项研究的上海海事大学副校长黄有方教授介绍说,总投资为1520万元的这一项目,涵盖港口集装箱作业的全过程,“集装箱智能化生产系统”、“集装箱生产多级优化管理系统”、“E港口”、“集装箱装饰工艺仿真决策系统”等技术创新,促进了上海港港口集装箱生产、管理、保障等技术的全面提升。“集装箱智能化生产系统”投入使用后,上海港集装箱码头的作业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集装箱生产根据“作业线”来静态配置装卸机械,不同的作业线忙闲不均,使船舶停靠时间过长;卸船时集装箱卡车空车来重车去,装船时集装箱卡车重车来空车去,近50%的时间在空驶,利用率不高。而现在,计算机自动给集装箱卡车发布动态调配指令,使不同的装卸机械设备在不同的时段为不同的作业线服务,系统的整体装卸作业能力大幅度提高。目前,上海港集装箱处理能力在数量上和技术上都已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