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4月1日),《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将正式执行。
“《办法》实施后,估计国内大部分汽车合资厂商都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一家咨询公司的老总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业界普遍认为,政策执行后,大多数主流汽车厂商都将从容应对,但那些单靠CKD、SKD散件组装生产的中小企业将命悬一线;即使像北京奔驰等生产豪华轿车的厂商,也将面临战略抉择。
KD:最后的晚餐
“构成整车特征”政策最核心的内容为:具有整车特征的进口零部件将按照整车征税。按照目前的中国的关税标准,进口整车关税为30%左右,零部件平均关税仅为10%,这种税差所形成的高额利润,使众多汽车生产商对KD造车趋之若鹜。
KD生产,也就是以进口为主的组装,其风行于2002年,当年国产轿车新增30多万辆,其中17万辆属于CKD或SKD方式造车。仅仅装上几个轮胎就能拿去卖的国产方式,短时期内,对产业的快速膨胀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过从长远看,这种组装方式大大加速了中国汽车产业“空心化”的趋势。
业界一位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在中国,目前仍然存在着很多“组装”汽车企业。尤其是在SUV细分市场上,比如说,靠组装丰田“霸道”散件,并号称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目前国内就有两三家。“一旦政策执行,对它们的打击将是致命的。”该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
“可以说,这个政策的制定,从目标上看,就是针对那些KD造车的中小企业。”作为这个政策的起草者之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政策研究会副主任陈炳炎也对记者表示,这一办法的实施,对于加快国产化,提高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办法》实施后,直接带来的结果将是大量KD散件进口的减少,市场分析师金永生认为,《办法》的实施,在一定的程度上促成汽车进口成品的国产化以及成品技术的国产化。说到底,还是想促进产业在技术上得到提高。至今风行的KD造车狂潮,本质上是钻了政策衔接不到位的空子,而如今《办法》的强制实施,那些仍旧指望组装卖车的厂家将面临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