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未经国家许可就开工的电力装机容量高达1.2亿千瓦,电站建设已显过度 到今年年底我国基本可以实现电力的供需平衡。他认为,我国电力投资超前发展已成定局。记者了解到,国外电力投资企业也开始收缩在中国电力建设方面的投资。
4800亿元投资催熟电力供需年底平衡
方正证券的电力分析师袁海分析说,去年我国投产发电装机容量达到创纪录的5055万千瓦,相信今年会继续增长到6000万千瓦,预计今年还有1800万千瓦的电力缺口。袁海认为,到今年年底我国可以基本实现电力的供需平衡。而此前,业界最乐观的估计也认为要到2006年年底才能实现总量平衡。这其中,去年我国“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创纪录的4808.97亿元人民币(据国家统计局2月28日公布的数据)“功不可没”。
袁海认为,在实现基本的电力供需平衡之后,2006年只需要新增加3500~40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即可以维持这个平衡。而目前我国在建的规模为2.8亿千瓦(其中1.2亿千瓦未符合相关规定就开始兴建),按照火电建设周期3年、水电4到5年计算,2.8亿千瓦装机容量投入使用也就是未来两三年的事。因此,从2006年起,新上马的电力项目应该有所节制。
事实上,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局长徐锭明也在2004年12月举办的北京首届能源投资研讨会上表示,目前我国未经国家许可就开工的电力装机容量高达1.2亿千瓦,电站建设已显过度。
电力超前发展已成定局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所作的普遍为业界接受的电力发展市场预测和中长期规划,2010年,我国电力装机容量应该为6亿千瓦左右;2020年则达到9亿千瓦。而事实上,去年年底,我国装机总容量已经达到4.4亿千瓦,在建的2.8亿千瓦规模也将在未来两三年内投入使用,因此,最迟到2008年底,发电装机容量肯定超7亿千瓦。国家电力公司动力经济研究中心战略与规划研究所所长柴高峰也认可这样的分析,他说,2010年装机容量超6亿千瓦、2020年装机容量超9亿千瓦都是板上钉钉的事。袁海说,我国电力投资超前发展已成定局。
袁海表示,由于目前我国的电力投资计划普遍缺乏完善的信息反馈,再加上电力建设周期较长,大量项目的同期投产必然会造成产能过剩。他说,目前我国的电力弹性系数(电力增长率和GDP增长率的比值)一直在1.5左右,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电力发展不应该高于GDP的增速,合理的系数应该在0.8左右。也就是说,如果未来GDP仍然能维持8%左右的增长率,那么电力的增幅应该在5%~6%左右比较合适。袁海认为这应该是一个判断电力发展是适度超前还是过热的一个总体指标。
外资企业谨慎投资
近日,通用电气(GE)能源集团宣布获得了中国电站建设项目二期工程的七台F级技术联合循环系统订单。然而,虽然GE能源集团在中国又斩获大单,但其对中国未来的电力发展需求仍然看淡,其亚洲特别顾问瓦吉诺夫斯基表示,在经过两年的大量投资后,中国对发电设备的需求从2006年起将会下降。瓦吉诺夫斯基预测说,相信GE今年获得的订单会与去年持平,但由于中国的能源需求进一步得到满足,2006年对电力设备的需求不容乐观。
而其他国外电力投资企业也开始收缩在中国电力建设方面的投资。据媒体报道,在中国电力投资排名前五位的外资公司太平洋顶峰的CEO罗伯特近日表示,该公司2004年考察了近40个项目,但却一直不敢进行投入。事实上,在过去一两年里,西门子、美国电力公司、美国赛德能源公司、法国阿尔斯通公司、美国迈朗公司等等电力巨头纷纷出售在中国拥有的电站股份。一位知名证券公司分析师认为,这和我国现在电力超前发展的形势是有内在联系的。“因此,这些外资公司基于自己过去多年来的投资经验,认为这一轮电力投资已经快到头了。”
关键是选对地方
不过,尽管目前原材料价格上涨、发电用煤的价格持续上涨、融资成本也在稳健的货币政策下开始增加,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投资电站的成本已经越来越高。但前一段时间参加了违规电站清理整顿工作的柴高峰还是表示,即便如此,未来投资电力应该还是有利可图的。柴高峰说,一方面,中国虽然年底能达到总体平衡,但电力供求有它的区域性限制,像浙江、上海等地短期内还是不可能实现供需平衡。另外一方面,中国未来电力需求虽然放缓,但每年毕竟还是需要4000万千瓦左右的新增装机容量,这也不是一个小数字。因此,“关键是要选对地方,”柴高峰说,“选择负荷中心(特别缺电的地方)、或者是能源中心(具有煤炭等资源优势)、又或者是运输条件非常优越的地方,都是不错的选择,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坑口、路口、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