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电集团,这个坐落在三大动力路上的中国最大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在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列入前300位,在资产总额超过100亿元的中央企业效绩评价排名中列第16位,在机械行业排名中列第4位……
目前,国内三分之一的火电机组、二分之一的水电站机组及核电站的动力设施均由该集团生产。 其遍布大江南北、世界各地的产品触角,被同行评价为:有电站的地方就有哈电的痕迹。
名次,说明的是实力;评价,张扬的是品牌。
品牌优势,技术是强力支撑
去年,哈电集团实现了产品产量突破1000万千瓦、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的三大历史性突破。
一直以来,哈电品牌产品在技术含量上居国内同行业之首,其技术代表的是国际水平。正是有高端技术为依托,哈电在同行中才有了无人撼动的品牌地位。
品牌美誉在一个个项目上得到检验。在三峡右岸12台机组的国际招标中,哈电集团中标4台,保持了公司在大水电项目上的优势;在600MW超超临界项目招标中,哈电一举囊括了所有项目的炉、机、电制造合同;天津塘盘山4号机组刷新了国产600MW机组连续运行的最新纪录,荣获特等奖;巴基斯坦恰其玛两台核电蒸发器制造合同的签订,标志着哈电真正进入了核岛制造领域。
强势企业,未必只是比其他企业更有力量,也未必只是比其他企业先想出了什么妙计,而多是先行了一步。哈电集团自组建以来,围绕巩固龙头地位,依托技术领先打造强势品牌的探索从未间断过:在三峡投标核心技术上的创新,标志着哈电集团大型水电机组的设计制造技术跨入了世界一流行业,600兆瓦空冷汽轮机等新产品的开发,填补了产品结构空白。而被当今世界发电设备领域公认为尖端技术、有着21世纪动力设备核心之称的大型燃气轮机,哈电集团已制造了8台。
哈电集团有关技术开发人员曾说:哈电一直重视技术开发,如果没有在同行中的领先技术,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集团总经理宫晶堃认为,今后两年,发电设备市场将趋于理性化,市场上品牌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市场形势的变化,预示着新一轮竞争绝不是过去竞争的简单延续,以大容量、高效率、低污染为特点的高新技术产品将成为市场竞争的重点。技术含量高的优势品牌是竞争的关键,哈电品牌在市场上要形成整体合力。修炼内功,增加品牌含金量
近年来,国内有一些企业在“做世界加工工厂”的定位鼓噪声中渐渐迷失了自我。它们越来越没有耐心去夯实企业的基本功,也越来越没有耐心去研发自主专利技术,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产品。其最终结果,是受制于人。
对此现象,哈电集团公司董事长耿雷的观点是:“在当前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我们首先要树立的就是技术领先发展战略,瞄准国际同行业核心技术,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要一手抓引进核心技术加快消化吸收,一手抓自主开发优化创新品牌,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优势和产品品牌,拓宽技术链条和产品链条,形成系列化技术、集成化技术,把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使企业具有核心装备,成为专业化的企业。”
为此,哈电集团潜心修炼,在去年有26项新研制产品的基础上,今年又安排了科研课题108项,新产品开发计划91项。
在核心技术、核心产品上下功夫,形成印记鲜明的哈电品牌效应,这是哈电集团的战略。把这个战略用在企业具体经营上就是要在火电、水电、气电、核电、舰船装备和工程成套等6个方面的主业领域把品牌做优做强,把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巩固集团在这些领域的国内技术领先地位。
为使哈电品牌始终保持领先一步的地位,哈电集团构建了一个在同类企业中独具特色的技术创新框架,形成了以各主机厂设计和工艺部门为核心的“产品技术层”、以发电设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核心的“研究开发层”,以博士后工作站与科研院校协作为载体的“上游技术层”等3个层次的集团技术创新体系。正是这种统一规划、统分结合,才有了目标明确、运行有序的技术创新。
夯实地位,国际化提升品牌
哈电集团在国内同行业中称雄,是历史赋予其的特定地位;而其近年来实力的不断提升,使哈电品牌有了更强的生机。品牌创新,让品牌传播得更久远,在电机设备制造领域有着不同于一般的意义,因为电机产品,尤其是大型电站工程,用百年大计来形容并不为过。此时,品牌的含金量就变得非常真实。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的趋势不可逆转,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寻求新的竞争手段。而这种手段的获得,往往来自于国际范围内企业间新的、深层次的合作。国际化的程度已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标志。
市场竞争主要是技术、成本、品牌的竞争。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发电设备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哈电领导集团意识到,只有与强者共舞,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强。于是,就有了同美国GE公司、法国阿尔斯通公司、挪威克瓦钠公司、瑞士ABB公司、英国三井-巴布科克公司、日本三菱重工和东芝公司等国际知名企业的良好合作伙伴关系。当然,这种与强者的合作关系,是通过每一个项目的合作来巩固和提高自己品牌的。
哈电集团谋求发展的方向每年都是向着新的目标的,巩固现有优势,开发新技术,加大国际市场开发力度,构建国际、国内市场互补的战略格局。他们的脚步始终以勇往直前的姿态,张扬着自己的品牌,开拓着自己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