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塑机业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增大
发布时间:2005-03-16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
企业资讯
人浏览
“我国塑料机械工业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增大,如果不尽快在高科技方面追赶,我国将失去世界塑机市场竞争的主动权。”这是海天集团总顾问、北京化工大学教授王兴天在西安举办的“2004塑料加工技术高峰论坛”上一针见血地指出的。会上,一些国内外塑料加工领域的专家学者还指出,我国塑机业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必须要从发展高科技产品、加强塑料加工新技术的开发、研究新型高速精密塑机等方面入手,才能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高端产品差距逐渐加大
我国现已是世界第一大塑机生产和消费国,但却远不是塑机生产强国。据统计,2003年,我国塑料机械工业总产值128.21亿元,销售金额达到122.06亿元,这两项十年来的年均增长率都在13%以上。而在出口方面,2003年我国共出口塑机5.83亿美元,十年来我国的年均塑机出口额增长率达到了41%,去年我国塑机出口金额占当年塑机工业总产值的37.9%。但中国轻工机械协会许政仓教授指出,我国在出口产品中,低端产品占90%以上,而进口增长远大于出口增长。去年我国共进口塑机达39.36亿美元,同比增长54.7%,远高于出口增速。
许政仓引用了在德国杜塞多夫博览会上德国专家专门针对中国塑机的竞争力方面的报告指出,我国在中低端塑机产品上对德国的威胁十分严重,他们正试图通过合资或以在中国加工部件的形式来降低成本,从而与我国竞争。但德方还认为,在高端产品上,中国十分希望能通过合资等方式引进技术而提高其产品质量,但其自身对高端产品的研发和国际市场的高端竞争重视不够。
自主技术研发亟待加强
许政仓认为,我国塑机产业与国外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塑机的生产速度、精密度、测控水平方面,尤其是精密机方面。我国每年进口的约2万台(套)塑机中有60%是精密注塑机,在多层共挤塑机方面,我国的塑机在精确控制层厚方面难以与国外塑机相比。在国外普遍应用的全电动塑机,国内没有专利,只能靠引进技术生产。而且在进料、电控方面,国产塑机重视度不够,在成本核算十分重要的今天,精确进料对于保证减少废料产生、节约成本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从进料斗就可看出国内外产品之间的差距。
王兴天认为,要使我国的塑机水平尽快与世界接轨,单纯地靠引进国外技术是不够的,必须从前沿技术的自主研发入手,改变我国塑机水平的落后局面。目前塑机技术在环保和节能、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上,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处于同一起跑线,差距不明显,可以从该领域着手,发展节能环保的新型塑机以开拓高端市场。
配合提升材料加工水平
两位专家一致认为,要使塑机水平全面提高,不仅要发展塑机制造技术,更要有较高的材料研发水平和工艺水平。在国外,很多新型材料是由塑机企业与原料企业共同完成的,了解塑料制品企业的需要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出性能更佳的原料,进而制造出合乎要求的塑机产品。因此塑机设计者和制造者不仅要懂机械、更要对塑料加工过程有所了解。许政仓举例说,用于饮料、茶水的热灌装包装一直以来使用PET瓶,其原料昂贵且需吹塑定型,现在国际上正研究使用PP瓶来替代。由于PP阻隔性差、透明度不好,就需要从原料改性入手解决材料本身性能问题,而其流动性差、加工困难,则需要从加工工艺入手解决。可以说,发展节能塑机不仅要从塑机本身的性能来研究,还要与材料、加工工艺形成一个链条,这样才能促进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作为国际研发动向,节能塑机绝不仅仅是节能型部件的简单拼凑,而是要在充分了解原料性能的基础上,以最终产品的性能标准作为目标,开发专门的成型工艺和设备,配置合理的辅助设备,才能达到节能的目的。
我国2003年塑机市场容量已经达到了约10万台(套),其中国产塑机约8.3万套,进口塑机约1.7万套。尽管国产塑机占市场容量的80%,其销售额却只占塑机市场总额的不到20%。进口塑机的单机价格为国产设备的8—10倍,附加值远高于国产塑机。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钢铁价格回稳,我国人力成本上升的趋势也很明显,因此一味地打价格战,靠低价格、低利润的低端产品争取市场将越来越困难。我国塑机工业只有努力开发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才能改变我国目前塑机“大而不强”的局面,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