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国内第六大电信运营商中国卫星通信集团控股的中寰卫星导航通信有限公司在北京推出了“中寰导航快易行”产品系列,这被称作是我国车载自导航产品中真正实现卫星定位、具有综合性应用功能的高科技产品。与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推出的基于移动网络基站实现的手机定位功能不同,卫通公司的定位是集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车载多媒体电脑于一体,并结合实时播发交通信息、地图动态更新等国内领先技术,提供包括实时位置确定、地图信息查询、路径规划、语音引导、行程回放、监控等服务。
“我们建立这个系统,就好比把信息高速路直接接通到车里”,“中寰无限”的总经理吕子平打了个形象的比喻,“每一辆车就是一个信息终端,你不用多操心该走哪条路,跟着卫星导航设备的提示就是了。”这一切看上去很美,但实践起来还是有点难。
在日本,这种卫星导航仪至少装进了15%的私家车中,而在中国情景却不同。
这好比高速路修好了,可上面却空空荡荡,没有车。其实汽车导航系统这个概念在中国已经提出十年了,但一直在内容上卡了壳。“现在路况信息零散分布在不同管理部门手里,比如修路信息由路政部门掌握;道路行车信息由交管局掌握;高速路信息又分别由首发公司等企业统计。由一家公司分头去和所有这些企业或管理部门谈太难了。”一位曾经涉足这个市场却最终退出的人士说。
另一个原因是使用成本。在香港,很多私家车主都安装了汽车导航仪,车主们只要先期花费一笔钱安装一个导航仪,就可以免费使用政府部门提供的信息。但几乎所有的业内人士都认为,在北京要想持续不断地获得信息,是需要按月交纳信息费的。
还有一个问题是,目前导航仪的产业链断断续续,国内只有不到十家厂商能够生产导航仪硬件,这也导致了导航仪价格居高不下。对此,吕子平倒不担心,只要市场做起来了,肯定会有一大批厂家蜂拥而上,到那时价格就会降下来。与这个困难比起来,信息的获取及收费模式才是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