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电子厂商除了须面临与国际大厂直接竞争的压力外,高品质及高技术的进入障碍亦是一大挑战。
汽车产业向来与一个国家的经济指标息息相关,发达国家都会把汽车产业作为国际竞争力的指针。近年来,在信息化、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汽车电子成了新兴业态,成为未来决定一家汽车厂商竞争力高低的指数之一。
目前各大汽车、信息厂商已经投入开发,在信息产业叱咤风云的中国自然不会缺席,当前最有机会跨入的领域就在IT与控制系统方面。目前,不论IT或控制系统,都已经进驻汽车车身,但要形成汽车产业的主流,还需要一段时间。至少,信息产业与汽车业的业态不同就是一大门槛。
国际大厂掌握市场发展趋势
汽车电子与行车安全有密切关系,因其可靠度及稳定性较一般消费性产品高,加上产品并无标准规格,要达到规模经济须与汽车大厂相互配合,故主要汽车电子厂商大多为国际知名厂商。截至目前,投入汽车电子产品的厂商至少有30家以上。
观察全球汽车主要发展国家,以美国、日本及德国为主要技术领先国,故目前在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亦掌握在此3大国的手上。据研究,目前全球前5大汽车电子厂商的产品线的广度均涵盖多类汽车电子产品,此趋势正说明了汽车电子产品的发展已进入系统整合的阶段,国际大厂因具有核心技术,故能有效的将众多系统整合成一系统,适时提供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
展望未来,在智能型运输系统的发展下,汽车电子的发展方向将朝系统化及模块化前进,上述系统厂商因具有强大竞争优势,且其对先进技术的发展亦投入庞大的研发经费,故未来汽车电子产品的发展将建立在系统厂商的研发成果之上。
同时,日系汽车制造商也在汽车电子产品上第一次有了共识。丰田与日产宣布一起开发汽车电子控制软件,主要集中在电子控制刹车、发动机燃料的应用。他们认为,电子产品的成本比重越来越高,共同开发软件,有助于控制软件的标准化,并且提高竞争力。两厂商同时也对其他日系汽车厂招手,希望能共同投入研发,这也是日系汽车厂首次合作开发汽车标准化的产品。
除了通讯、汽车厂的动作频频,信息巨头IBM也不肯放过车用电子商机。日前IBM加入2002年创立的汽车开放系统联盟,这个联盟的成员还有宝马、保时捷、戴姆勒·克莱斯勒、福特、丰田和大众。另外,半导体厂英飞凌、NEC与Renesas也在其中。IBM相信,2015年时,车用内嵌系统的研发费用,会占去汽车研发的60%,以IBM鼓吹的“普及运算”来说,最适合运用在车用电子。
大陆汽车电子市场备受瞩目
根据全球汽车电子市场的需求区域来看,北美、西欧及日本等3大区域市场占有比例已高达7成以上。而在中国,受汽车需求呈跳跃成长的影响,汽车电子市场也得到相应扩张。2003年,中国汽车电子销售金额达300亿元人民币,年成长率高达43%上,预计未来3年内亦将维持30%以上的年成长率,估计2006年时将可达78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
中国尚属新兴的汽车市场,相对地带动汽车电子产品的需求,而国内目前为全球汽车需求成长最快的市场,除了ABS、车用音响、车用冷气、中控锁等汽车电子产品的需求外,配合全球汽车电子发展的趋势,许多新功能亦将陆续应用在大陆汽车产品上,包括了先进安全气囊、MP3、倒车雷达、防睡眠装置的导航系统等。
车用电子的魅力不小,国际大厂在中国的投资动作也跟着加大。投资车用电子的厂商包括信息厂商、通讯厂商,以及原本的平台提供者——汽车厂商。
在美国车用通讯系统占有80%市场的摩托罗拉已于2004年在天津设厂,准备在2005年进行量产,提供全球车商通讯系统。摩托罗拉中国区总裁时大鲲就认为,汽车电子的成长动力不小,尤其通讯功能更名列车用需求的前5大应用,因此发展车用通讯系统有其必要性。此外,通讯厂商TCL也在汽车展中展示车用手机。厂商预估,未来以“汽车配件”为诉求的车用手机,款式会越来越多。
看好汽车电子市场的发展潜力,无论是国际汽车零部件大厂,甚至消费性电子大厂或半导体厂均加入电子技术创新的行列,希望以新技术及新产品,来提升竞争力。反观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现况,不但整车厂的技术发展受限于外系母厂,汽车电子零部件厂商,也以中小企业居多,无论是资金、技术、渠道、人力等核心资源均无法与国际大厂相比,若要正面竞争犹如鸡蛋碰石头。
在内需市场扩大、技术差距同步扩大等劣势环境下,国内汽车电子产业如何迎合全球发展趋势,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电子业的产品或市场,将是产业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