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作为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了。
在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200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着力于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直接带有资金支持的政策占到相当大的比例。人们相信,2005年,中国农业会走得更好。因而,农业建设的持续发展,拉动了钢材需求,“三农”用钢引起了钢铁业和钢材流通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继2004年之后,今年中央又一次把支持“三农”作为一号文件的主题,反映出我国在发展战略及政策思路方面的重大变化,即从在农业中提取积累转向工业反哺农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最近正在举行的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三农问题”同样是人民代表们参政议政的重点领域。
一号文件明确指出:针对当前农田水利设施薄弱、亟待加强的状况,从2005年起,要在继续搞好大中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在整合有关专项资金的基础上,从预算内新增财政收入中安排一部分资金,设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对农户投工投劳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予以支持。预算内经常性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债资金要增加安排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一号文件还就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发展环境作出部署,指出加大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继续增加农村“六小工程”的投资规模,扩大建设范围,调整公路建设投资结构,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统筹考虑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标准、质量管理和养护等问题,合理确定农村公路投资补助标准。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继续推进农村沼气建设,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型洁净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扩大“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规模和实施范围,搞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的后续建设和经营管理。
无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必将快速农业机械化建设进程,拉动钢材的消耗。尤其是农用机械、农用运输设备等,对钢材的需求将明显增加,成为钢市的一个亮点。
我国的机械市场发展空间很大,水稻收获机、玉米收获机、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旋耕机、各类农用运输汽车等,在数量的质量都需要提高和增强,适应广大的农村市场需求。目前我国已能生产3000多种产品,但农业装备的技术水平还比较低,除少数产品能达到国际水平外,从总体说来尚处在发达国家上个世纪70年代水平。
产品结构不尽合理,如大马力拖拉机,采棉机,水稻、玉米、油菜等作物种植和收获机械,农产品深加工装备等,还不能很好供给,很多设备要从国外进口。我国农机产品可靠性还不尽人意,主要农机产品的平均失效间隔时间只及国外同类产品的1/3--1/2。
再有,目前我国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旋耕机有量约15万台,与手扶拖拉机和小四轮拖拉机配套的旋耕机约200万台,但远不能适应农村耕种的需要,北方一些地区大力推行旱改水,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加,扩大了对旋耕机械的市场需求。如黑龙江垦区原以旱田种植小麦和黄豆为主,并以传统的旱地铧式犁、圆盘耙、平地机和耢地机等作为耕整地机具。前些年,该地区拥有旋耕机仅1600多台,而当年水稻种植面积为110万hm2,显然不适应水稻生产的发展。北方的水稻生产、蔬菜种植和旱地灭茬整地需要大量这类旋耕机械。
利好的环境为农机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如果2005年国家对购置农机的财政补贴达到3亿元的话,有望拉动150亿元的农机市场需求,那么2005年全国农机市场同将保持20%-30%的增长幅度。据悉,农业部、科技部和国家林业局启动了“十五”科技攻关计划“现代农业技术装备研制开发”重点项目。
该重点项目共设11个课题,分别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关键装备研究与技术集成示范、玉米收获技术与装备研究示范、一年两熟区少耕除草与小麦免耕播种机具研究、大中型种子加工成套技术装备的研制与集成、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装备研究开发、油菜生产机械化成套装备研究、甘蔗收获技术体系及装备的研究与开发、牧草生产与加工机械化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的研究、人工林自动整枝技术及设备研究、自走式苗木换床技术及设备研究和我国农业装备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通过项目实施,重点解决我国现代农业生产中部分关键技术装备的瓶颈环节和系统组装集成问题,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
上海市经委有关人士指出,上海工业将大力推进现代农业装备业的发展,提高上海农业装备现代化水平。时下,上海电气集团专门成立了上海电气现代农业装备成套有限公司,加速农业装备技术创新,服务“三农”。
现在该集团已经基本形成了三大类农业装备产品:设计制造出的适应不同地域、不同种植对象、不同气候条件的各类温室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到了50%;成功开发了牧草秸秆捆扎机械和包膜机,为牧草市场和秸秆综合利用市场提供了先进装备,目前有50%的产品出口;小型河道割草作业机械打响牌子,并形成了小批量生产能力,该装备集打捞、收集、移运、压缩、自卸为一体,为水葫芦污染治理作出了贡献。
这些农用机械所需的钢材除了型钢、板材、管材外,还有种类优钢。如拖拉机、农用车以及其他农业机械用轴承,就需用轴承钢,还有各种优质冷弯型钢等。而农用运输汽车所用的钢材更多。有关专家指出,中国农业要发展,农用车首先要跟上,30多年前引进的手扶拖拉机、小四轮拖拉机现在仍在公路上跑运输,要加速发展三轮车、四轮车农用运输车。
国家有关部门在作农用车发展“十五”规划中就提出,农用车年均产量增幅在5%左右,2005年,全行业农用车市场产销为220-230万辆,其中三轮车为180万辆,四轮车为40万辆,大中型拖拉机产销量将在10-12万辆,小型拖拉机为160-170万台。若按每辆农用运输车消耗1吨钢铁计算,仅用于农用运输车就需约300万吨左右的钢材,其中优钢占一定的比例,如用优钢生产的单缸、多缸柴油机,主要是为农用运输车、小型拖拉机、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小型发电机组和船舶配套。“十一五”期间,单缸柴油机需求大约在600万到700万台左右。
多缸柴油机目前在农业机械方面主要是配低速经济型载货汽车,即四轮农用车、三轮农用车、履带式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产品。2003年为农业机械各种产品配套的多缸柴油机大概有72万台,预计“十一五”期间,各种农业机械需要的多缸柴油机每年大概在88万到110万台之间。假如把低速经济型载货车也就是四轮农用车划到汽车领域来统计,真正给农业机械配套的多缸柴油机为28万到30万台。可见,优钢在农机领域具有很大的市场。
农用钢材除了优质钢材外,还要求价格低,要让农民买得起,用得起,要开发出比三轮、四轮车更能迎合农村需要的车辆来取代。所以说,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条件,钢铁企业为广阔农村市场提供优质价廉的钢材,也是面临的一个大课题。日本许多汽车制造商对中国市场进行大量的考察调研,他们不选择农用运输车企业而是选择轿车生产厂家作为合作对象,说白了,就是他们也造不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农用车来,或者造不出那样低成本的农用车来。所以要制造出符合中国农村使用水平,符合农村经济特点的车辆供应市场,农用用钢还有许多文章可做。
确实,农村的市场十分巨大。现在的农村不只是农业;现在的农业也绝不只是种植粮食。农、林、牧、副、渔业和多种经济的发展,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城镇化建设,水利、公路建设,等等,这都需要钢铁来支撑。整个中国的现代化,其关键就是9亿农民的现代化,而目前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差距还很大,城乡居民的购买力还相差悬殊。
最近,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卫生部联合制定的《2005-2006年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程规划》已经完成,正等待国务院相关部分的审批。根据这一规划,今明两年我国将投入18亿元国债资金用于改善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使2100万农村人口饮上健康水,到2020年争取让3亿多农村人口喝上放心水。此次拨款项目将鼓励各地建设规模较大的水厂,那么输送水的钢管自然少不了。上海有项引水工程,总长16.8公里,采用16mm热轧卷板(Q235B)轧制成钢管,就需钢板2万余吨。
可以相信,随着广大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农机、农用运输车以及农村家庭用的家电等,需求量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无疑,钢材在农业的消费量也将明显上升。因此,钢铁生产企业和钢材贸易商必须关注我国农村这一巨大的市场,以价廉物美的钢材去扩大农业市场的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