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科技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连高新区在过去的一年里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循环经济,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按照“建特色园区,创全国一流”的发展理念,实施“一区多园”的发展战略,实现了超常规发展,进入了建区以来最好的历史发展新阶段。
一组组数字向我们显示着高新区在过去一年中取得的飞速进步:
各项指标全线飘红,经济增长快速提升。2004年,园区技工贸总收入、工业生产总值、GDP、财政收入、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七大经济指标增长幅度均超过25%。其中,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实际利用外资额增长率分别达到35%、36%和104%,位居大连市首位。
招商引资热浪滚滚,“三高”企业纷至沓来。2004年,高新区瞄准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外一流的企业和项目,实现了招商引资的历史新突破。园区先后引进了思爱普、毕博等5家世界500强企业,使园区引进世界500强企业达到28家,占大连市世界500强产业项目总数的一半以上;IBM的北亚研发中心、毕博全球研发中心等5家国外大公司研发中心、服务中心的相继进驻,使园区的“区域技术总部经济”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汽车发动机测试系统FEV等一批世界领先、国内尖端的高科技项目的涌入,使园区的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生物材料研发中心等4个国家级研发中心的相继落户,使园区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功能日趋完善。
五大产业集聚效应增强,特色产业迅猛发展。在七贤岭和旅顺南路全力打造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在双D港集中发展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电子视听产业,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到2004年年底,高新区已拥有软件研发和信息服务企业220余家,电子视听企业46家,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企业63家,新材料产业企业55家,先进装备制造业企业139家。这五大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数、工业产值、税收分别占全区总量的87%、96%和92%,就业人数占全区总人数的95%。五大特色产业集群,显现出高新技术特色产业的独有聚集效应,进入了更新、更高的产业发展状态。
“区域总部经济”快速发展,集聚态势初步形成。2004年,园区先后引进了毕博的全球研发中心、SAP的北亚研发中心、IBM的北亚研发中心、阿尔派汽车电子的北亚研发中心落户。加上此前进驻园区的爱立信的中国结算中心、索尼的北亚研发中心、戴尔的北亚研发中心等,园区共有区域总部14家。
园区推出了“无行政收费区”的理念,对在区内注册登记的纳税企业免收全部23项行政性收费。园区还设立了重点企业扶持资金、新产品开发资金等八大资金,同时每年更投入15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奖励软件企业和软件高级人才。建立了行政服务代理制,同时为企业做好区内服务6件实事,即进行路网改造、安装路灯、铺设人行步道、设置监控系统、引入餐饮服务和改善交通条件。园区共投入4000多万元,引入28路等五个线路公交车,开通七贤岭区内小公汽,铺设方砖步道2万多平方米,设置监控系统10部,建成旅顺南路信号灯2处。园区将现有43个行政审批项目削减了63%,只保留16项,并严格实行限时服务,还积极推进网上办公。
不断发展壮大的高新区,构建了“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高新区的辐射作用,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目前已经建设了庄河分园、普兰店分园、甘井子分园、金州三十里堡分园、英歌石分园5个分园,下一步还将建设瓦房店分园、旅顺分园、长海分园等3个分园。这种整合资源优势的举措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园区为普兰店分园引进的枸树种植和加工项目,促进了当地订单农业发展,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把普兰店分园定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实验基地”。为庄河市引进的外资企业———大连科冕实业有限公司,采用高新技术生产的木材深加工产品,产品全部出口到美国。与此同时,高新区的服务、孵化功能进一步完善,中小科技企业发展平台优势凸现,园区去年新增孵化面积2.5万平方米,新增孵化企业68家,孵化场地达到近20万平方米,创业中心累计孵化企业476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