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装机容量仅次于三峡工程的国家发展战略性项目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在此次国家环保总局掀起的"环保风暴"中,最引人关注的恐怕就是,被叫停的30个项目中涉及电力项目达到26个。
与此相对应的是,仅仅在一个月前,国务院出台的32号紧急文件。这份文件要求坚决制止电站项目无序建设。与此同时,这份文件还披露了2004年全国违规上马的电站项目投资总额高达6000亿元,其中有4200亿元来自银行贷款。
在这种背景下,"环保风暴"掀起的背后不得不让人联想到:2005年是否会带来电力宏观调控政策的明显转型。
电荒下电厂建设“大跃进”
统计资料显示:从上世纪90年代起开始,由于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资金短缺,1990-1996年,因电站建设少,电力行业形成了第一个严重缺电的时期;1997-2001年,因亚洲金融危机使得我国经济增长受到影响,加上电站投资资金多元化,大力兴建电站形成规模,与此相对应的是,阶段性的"电力过剩"也在这一时期形成。
针对这一形势,自1999年开始,有关部门采取了"鼓励用电"的措施,但由于2002年至今的三年内停止电站审批、经济高速发展加上一批高耗能的企业加速上马,电荒终于在2004年达到高峰:全国24个省市都出现了拉闸限电。
在此情况下,受利益趋势,大批的大小电站项目争相上马,"正是由于严重的投机心理,目前的国内电站的建设形成了无序的局面。"中国电力监管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上海大学教授言茂松说。
一份资料显示,在2003年至2004年已批准的电站项目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违规项目:在2003年国务院批准的3000多万装机容量中,23%竟是违规项目。
电力宏观调控迫在眉睫
“如果仅仅认为电荒是供需不平衡所致,那未免流于简单了,现在解决电力宏观调控问题已是迫在眉睫。”言茂松如是说。
言茂松说,电力行业是资金和资产都高度密集的,电力已成为基础性产业中的老大,关系到国家的能源安全,牵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问题。"这样大的产业当然要重视宏观调控问题。"
言茂松的观点也得到了其他业内人士的赞同。业内人士认为,"环保风暴"是继"电荒"后出现的又一次电力行业的诟病,病灶不是简单的供求关系,最终还是要追溯到体制和机制问题,牵扯到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问题,"电力作为一种具有公共性、基础性的资源,在国家和政府的这个层面上必须要做出一定的规划,这样才能保证经济的安全运行。"不论是"电荒"还是"环保风暴"都不是孤立事件,因此对于电力问题决不能"头痛医头"。
风暴:电力宏观调控预演?
对此次由国家环保总局掀起的"环保风暴",在接受采访时,言茂松说,针对电站无序建设,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及环保总局出面干预是必要的,"先从环保开刀,符合国家利益,而且引发的争议也会比较小"。
在接受采访时,言茂松说,与过去相比,目前,在新的投资体制下,投资电站的资金已经解决,但在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由于市场还不很完善,在对电力进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与电力相关的问题也会因市场主体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而变得严重,"因此这需要政府从整体上统筹和调解。"
言茂松指出,在新的投资体制的框架下,审批制已取消,但政府并不是对电力宏观调控无能为力,政府在新的环境下应成为电力市场的建设者,"政府要建设好的电力市场,包括投资市场和交易市场,有合理的产品定价机制,有良性的投资回报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