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日前表示,2005年的石油需求增幅将会较去年创纪录的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但依然脆弱的全球石油供应链仍有可能再次重演2004年需求动荡的一幕。
国际能源署在月度报告中表示,去年的需求暴涨完全出乎市场人士预料,因此难以排除今年再度出现意外的可能。预计2005年的日原油需求量将增加140万桶,低于去年的265万桶。2004年的原油需求增幅是1976年以来最大的,几乎是分析师最初预期的两倍。
新兴工业化强国中国和印度需求量的增加、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以及炼油及开发方面的瓶颈令市场猝不及防,这些因素推动2004年油价创出历史高点。
美国东北部的寒冷天气及对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可能再次削减配额的担忧推动纽约期交所石油期货再度逼近每桶50美元大关。二月份交割的轻质低硫原油报每桶49.26美元。目前外界猜测,由于夏季驾车季节前需求通常疲弱,欧佩克可能进一步削减产量,以推高油价。
但国际能源署将第二季度对欧佩克石油的需求量调整到每天2680万桶,仅略低于该组织目前日产2700万桶石油的产量上限。欧佩克的石油产量配额不包括伊拉克的产量。国际能源署的报告称,挪威、加拿大和俄罗斯冬季的恶劣天气将增加全球对欧佩克石油的依赖程度。
国际能源署将冬季对欧佩克石油的日需求量上调了30万桶,至每天2800万桶,接近去年欧佩克以30年来的最高产量进行生产的水平。
国际能源署称,在俄罗斯,重心正在从阻碍出口的管道瓶颈转向威胁产量增长的政治动荡。由于尤科斯石油公司(Yukos,YUKO.RS)的复杂局面导致产量下降,俄罗斯的日产量下降了6万桶。这家前俄罗斯第一大石油巨头旗下最大的产油公司Yugan-skneftegaz再次基本实现了国有化。产能建设方面的潜在投资者所面临的政治及司法方面的不确定性可能取代出口能力的局限性,成为阻碍俄罗斯长期供应量增长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