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设施未能追上需求
在世界各地需求上升带动下,印度资讯科技业发展蓬勃,出口持续上扬,对进口硬件和元件依赖日深。许多专家指出,很多跨国企业目前只看到印度的服务成本效益高,很少考虑到印度本土的硬件供应问题。随着市场缺口的加大,进口硬件和元件将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
印度硬件市场潜力大
一些主要统计数据可以显示印度该行业的供求状况:到2008年,印度资讯科技业的软件出口总值约870亿美元,对相关硬件的需求约500亿美元。可是,现时该国硬件(电脑、元件和周边设备等)总产值只有95亿美元左右;安永会计师事务所(Ernst&Young)与资讯科技生产商协会共同进行的调查显示,若有适当的鼓励措施,印度电子硬件业总值在2010年可达620亿美元,即现时的12倍,其中本土市场占370亿美元,出口占250亿美元。
在2002至2003年度,印度整个资讯科技及电子产品市场总值为206亿美元,其中127亿美元为软件。虽然当地的硬件生产能力正在上升,但仍然只有大约3500家公司从事电子产品生产业务,制造电视显像管、测量工具、电子医疗设备、分析及特殊应用仪器、程序控制设备、电力电子设备、办公室设备及各色元件。
尽管市场对资讯科技电子产品的需求迅速增长,但印度的生产设施却未能追上需求。据资讯科技生产商协会总干事Vin鄄nieMehta表示,当地对个人电脑和打印机的需求,分别有10%和60%靠进口满足。
电子元件需求趋升
据印度电子业协会会长RajooGoel说,进口电子元件大部分来自香港、台湾、新加坡、韩国和中国内地,少数来自欧洲。不过,在光碟、电容器、电阻器和连接器方面,由于有多家跨国公司在印度进行生产,因此当地可以自给自足,产品也很有竞争力。
至于价钱方面就有很大的差别。据业界经验,假设来自日本的元件价格为100元,则来自韩国的同类元件价钱约为80元,台湾70元,中国内地的只售50元,有时甚至低至25元。业界专家说,日本元件虽然价格较高,但是质素领先。至于香港和新加坡,则提供不同质素和价位的元件。
Goel说,由于印度电讯及资讯科技业越来越多采用进口电子元件,本土电子元件生产能力无法扩大。此外,该国降低资讯科技及电讯硬件关税,也鼓励了这些产品的进口。
中国产品开始进入业者视线
印度供应商提供的商用资讯科技硬件只占当地需求的25%。随着印度履行1997年签署的世贸《资讯科技协议》,对进口元件实行零关税,本土业者的市场份额料将下降至20%。
中国电子产业以低成本著称,对印度来说应是理想的供应地,可是以往印度业者甚少考虑向中国采购。但现在情况已有改变。
据了解,约15家中国公司正与TataGroup、Cosmos和CMC等印度资讯科技业巨头洽谈合资项目,如果成功,双方将可享有增值效益。
据媒体报道,已与印度方面展开磋商的中国公司包括天河软件园、广州无线电集团和广州华微软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