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81.16亿元、利润28.21亿元、税金19亿元、偿还有息债务20.22亿元,盈利能力跃居全国炼化企业之首。至此,吉林石化依靠严细管理、集约经营,实现跨跃式发展,再现共和国“化工长子”的风范,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探索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记者了解到,28亿利润中的12亿和市场因素有关,其余的盈利则来源于从严精细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2004年和2001年相比,总成本降低了13亿,劳动生产率由0.4万元/人提高到28.05万元/人。
据悉,2001年,吉林石化当年亏损28亿、累计亏损80多亿元,被媒体称为H股的第一亏损大户。总经理于力上任后,采取了一系列扭亏措施,激活了尘封多年的吉化严细管理传统,在财务费用比其它炼化企业高出3亿多元的情况下,2003年公司实现利润8亿元,结束了连续6年巨额亏损的历史。
降低成本,首先是减少跑冒滴漏。“于总来吉化之前,我们都是带饭上班,吉化每个车间都有热饭的蒸锅,每开一次至少用一吨蒸汽,而一吨蒸汽成本是75元。”吉化有机合成厂的闫玉萍说,后来改为后勤统一送盒饭。
据介绍,整改之前,几乎每个车间都有小浴室,工厂围墙外偷用公司水电的小饭馆几乎遍地开花。公司开展向现场整顿要效益,彻底清理整顿小浴池、小破房、小院墙、小仓库等“四小”1485项,消除跑冒滴漏38199项,清除厂区周围的不法商户43家,每年由此增加效益4000万元以上。
班班核算,人人算账,全体员工为吉化扭亏增盈立下汗马功劳。2004年,通过优化原料配置和产品结构优化,增产高附加值产品创效1.02亿元;有581项生产技术指标再次创出历史最高水平,同比节能降耗1.45亿元。与2001年相比,仅节水就达13700万吨,创效1.3亿元。管理胜在细节。记者注意到,当采访对象进入会议室后,安全帽总是整齐摆放在桌上;车间里,统一的开水杯同样也是整齐地摆放在固定地方;所见到的当班员工巡查设备时,都拿着抹布随手擦地擦机器。陪同人员告诉记者,“公司规定,任何地方都不得有浮尘。”“严细管理是吉化的传统,我们所作的就是把这个传统激活。当每个员工把所有细节都作好了,吉化就具备了持续盈利的能力。”于力这样总结历时3年的扭亏之路。
[center]文章来源:工人日报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