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息:美国ups、德国dhl、荷兰tnt纷纷落沪,争相把中国乃至亚太地区的业务发展重心放在上海;三井物产一手牵宝钢,一手牵上广电,将上海钢铁业和电子信息业龙头老大的物流业务握在手中;由国际汽车物流巨头日本邮船株式会社“撑腰”的安吉日邮汽车物流有限公司,最近在上海成立……无论是大包大揽还是合资合作,这些“洋字号”在中国掀起的“物流风暴”都让人吃惊:为何本土物流企业竟难以在家门口占优,偏偏要让一拨又一拨的外国同行尽显风流?
“诸侯割据”渐失地利
中国物流企业为何失去地利?这与国内物流业长期“短腿”、“近视”有关。以前,中国本土物流只是附属于工业产业,几乎等同于一个送货业务。每家工厂都有送货车队,只围绕自己企业的业务转圈。后来那些从企业送货部门脱胎而出的国内物流企业,仍在某些领域各人自扫门前雪。运输钢铁的不插手铁矿砂业务,运彩电的不会去运汽车,实际上仍旧是“诸侯割据”的翻版。
如此划疆而治各自为战,造成陆上、码头、海洋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很多国内物流企业业务范围仅限于一两家生产企业,活动范围也只有几个城市,想在全球竞争环境中成为“飞毛腿”就难上加难。
信息化“大脑”才是关键
把旧仓库粉刷改造一下,挂上“物流中心”的招牌,这种本土物流企业就能赶上趟吗?错!现代物流企业是靠信息撑起来的,商品进库刷一下包装上的条形码就建立了档案,然后按信息库指定方位落库,以后的分拣、出仓都由信息库控制,连运输线路都在电脑中自动生成。因此,现代物流企业的核心,是建立在信息化运作平台之上。
缺乏一颗信息化的“大脑”,这是中国物流企业赶不上外国同行的主要差距。
物流是融进出、仓储、流通于一体的现代流动模式,信息流动、物品流动甚至资金流动都在其涵盖范围内。缺乏信息化管理,国内企业无法理解零售巨头沃尔玛的商品永远在路上,减少库存,降低成本;缺乏信息化管理,使中国运输电子产品和食品的成本要比美国高出40%至50%;缺乏信息化管理,使中国物流企业的资产回报率还不到外国同行的1/8,每次平均运距不足发达国家的1/5。
靠个性化服务立足
“洋物流”大量抢滩上海的势头之猛,去年达到顶峰。目前,我国共有70多万个与物流有关的机构和企业,大多数从传统企业流通部门转换而来,当原有客户走向市场之后,国内物流企业出路在哪里?个性化生存无疑能以小搏大,有特色的小企业才能立足。上海食品公司就兴建起了新天天大众低温物流有限公司,瞄准年消费增长率达8%以上的冷藏冷冻食品运输,成为国内第一家低温专业物流企业。医药等专业领域的现代化物流之路也很宽广。另外,国内小物流企业积极“合纵连横,”也能为众多小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长江三角洲物流发展联席会议已成立,有望为华东物流企业资源有效“对接”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