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全球知名度最高、规模最大的单螺旋杆泵制造企业美国莫依诺公司已经和大连大耐泵业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辽宁省大连市长期图谋的打造中国最大工业泵产业群的想法变得更加现实。”1月3日,大连市政府一位主管工业的副市长说。
据了解,2004年12月下旬,全球单螺杆泵生产行业中知名度最高、规模最大的美国莫依诺公司与我国耐酸泵生产企业中规模最大的大连大耐泵业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双方投资800万美元,成立中美合资的大连莫依诺泵业有限公司,其中美国莫依诺公司占60%的股份。按照双方协议,2005年1月大连市的泵工业园区将开始安装设备,预计4月份就可以正式投产,园区的各项软硬件设施均可达到国际水平。
图谋最大
大连市想建设国内最大的工业泵产业群的想法由来已久。为此大连市政府规划了在该市双D港建设占地15万平方米的大连泵工业园区。
目前位于双D港的大连泵工业园现正在加紧建设,包括大连大耐泵业有限公司和其下属的5家合资企业都将于2005年春搬迁到这里。大连大耐泵业有限公司与德国、日本在谈的真空泵、杂质泵和潜水泵三家合资企业也将落户这里,三年后大连大耐泵业有限公司的销售收入将由2004年的3亿元增加到10亿元。目前已签定合资合同的中美合资大连莫依诺泵业有限公司将于2005年4月在这里投产,届时连同搬迁过来的大耐泵业主体厂及5家合资企业,将使大连成为国内最大的工业泵产业群。
据了解,美国莫依诺泵业公司是世界最大的单螺杆泵生产企业,产品主要用于给排水、石油化工、食品、制药、造纸等行业。此次美国莫依诺公司与大连大耐泵业有限公司双方投资800万美元,成立中美合资的大连莫依诺泵业有限公司,其中美国莫依诺公司占60%的股份,大连莫依诺公司是他们在中国投资的第一家企业。
而大连大耐泵业有限公司前身是大连耐酸泵厂,根据有关精神改制为大连大耐泵业有限公司。大连大耐泵业有限公司是国家大型重点骨干企业之一,是国内最大的耐酸泵专业生产厂,拥有近50年的设计和制造各种泵的丰富经验,在耐腐蚀泵(材料)及特殊合金铸造的研制和生产方面成绩卓著,企业拥有实力较强的专门从事产品开发的技术中心、完备的试验检测装置和试验基地。
大连大耐泵业有限公司从1996年开始,先后与德国的博格曼、海密梯克、里瓦,瑞士的苏尔寿等外国企业合资,成立了5家合资企业,吸引外资达2000多万美元,并引进国际先进的技术、设备,形成90多个系列、2000多种产品。由于这些合资伙伴分别在机械密封泵、磁力传动泵、屏蔽电泵、离心泵、隔膜式和活塞式计量泵等行业,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因而,在进行合资的8年中,大耐泵业有限公司发生了质的变化,生产规模翻了三番,产品档次越来越高,每台泵的销售额从过去的几千、几万元,增加为几十万、数百万元,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的石油、化工、炼厂、核电等行业,成为国内泵业5大骨干企业之一。通过引进和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大耐泵业的技术水平迅速达到国内前列,企业80%的产品在国内市场替代了进口。
蓄势待发
实际上,大连大耐泵业有限公司真正吸引人们眼球的,就是他们从1996年开始与德国、瑞士等国外资合资成立了5家合资企业。在国内泵业处于领先地位的大耐泵业频频与外资联姻,的确让业界感到了威胁。
的确,大耐泵业的几次联姻至今依旧叫大耐泵业津津乐道。
1999年9月瑞士苏尔寿和大连大耐泵业有限公司共投资2407万美元,注册资本1385万美元成立了大连苏尔狩泵及压缩机有限公司。其中,苏尔寿占股54%,大耐占股46%。公司总面积33715平方米,建筑面积20247平方米,年生产能力2亿元人民币。在核工业领域,公司已取得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核三级泵和核二级泵的设计、制造许可怔。
而瑞士苏尔寿技术公司来头也不小,于1834年建于瑞士的温特图尔,目前在世界150个国家拥有员工,年净销售额超过60亿瑞士法郎。在泵及压缩机、表面涂层处理、汽轮机服务、苏尔寿化工领域的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苏尔寿泵业是世界上最大的泵业公司之一。
而此前大连大耐泵业有限公司与德国海密梯克公司合资兴建的大连海密梯克密封泵有限公司让业界就领教了大耐泵业的雄心壮志。德国海密梯克公司是世界上生产无泄漏泵(屏蔽电泵和磁力传动泵)的知名公司,产品种类繁多,服务领域广泛,其技术为世界一流。而大连海密梯克密封泵有限公司利用德国海密梯克公司的制造技术,向广大用户提供输送温度范围在-120~+450℃高低温介质的无泄漏泵以及工作压力小于32MPa的高压型无泄漏泵,也可以向用户提供国内一直难以解决的小流量泵。
2003年9月,大连大耐泵业有限公司与德国里瓦“喜结良缘”,成为我国惟一一家可生产世界最大计量隔膜泵的厂家,极大地提升了大连大耐泵业有限公司在中国工业泵的地位。
可以说,与大连大耐泵业有限公司牵手的都是世界上知名的工业泵大公司,这样的强强联手对于大耐泵业来说自然是豪情万丈。更让所有关注它的人们充满期待。这也就难怪大连市豪迈地提出要打造中国最大的工业泵产业群了。
[center]文章来源:中国工业电器网[/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