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企业资讯>透析:我国物流信息化瓶颈与趋势

透析:我国物流信息化瓶颈与趋势

发布时间:2005-01-05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企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物流 信息化 瓶颈

导  读:

    我国物流信息化尚处在起步阶段,物流信息化在我国具有巨大挖掘潜力和长期的发展前景,但“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很低、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流信息系统、物流软件开发商难以盈利、基础信息和公共服务的平台发展缓慢以及缺乏物流信息化发展战略”仍是制约物流信息化发展的五大瓶颈。如何突破这些瓶颈,是目前急需IT厂商和物流企业共同思考的问题。

    制约物流信息化的五大瓶颈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告诉记者,制约物流信息化发展的五大瓶颈中,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低是首要瓶颈。2003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北京地区物流企业采用信息系统进行管理的不到30%。主要问题是大多数系统的成本较高,而中小企业的起点很低,市场上缺少适合中小企业起步的信息系统。

    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流信息系统是我国物流信息化的第二大瓶颈。目前国内的研发能力无法和国际同行竞争,物流信息系统的标准较为混乱,不成体系,难以互联互通,难以实现信息共享。

    第三大瓶颈是开发商难以盈利。物流软件是管理软件,需求的个性化和生产的批量化是难以统一的,因此造成开发成本极高。对开发商来讲,不能批量生产,成本就高居不下。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规范信息技术和开发模式,加强咨询服务,以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

    瓶颈之四是提供基础信息和公共服务的平台发展缓慢。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服务在大型企业的应用比例为23%,在大型物流企业的应用仅为12.5%,在中小企业基本是空白。基础技术服务应用比例过少,整个行业的整合就相对困难。

    第五个瓶颈是物流信息化发展战略暂属空白。我国的物流信息化发展还需要一个培养人才、培养需求、培养管理技术的过程,但多数系统开发商缺乏战略眼光,未提出我国物流信息化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

    物流信息化三层次

    戴定一表示,整个物流业的发展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础设施;第二个层次是服务平台,比如交通运输、仓储、报关等等;第三个层次是真正的物流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

    在物流三层结构的框架下,其信息化相应也有三层要求:最底层信息化要有一些标准的编码、协议、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第二层是要有一些信息服务平台的要求,包括运营的平台、开发的平台、服务的平台。第三个层次才是定制化的服务,包括商业智能、知识管理、数据库挖掘等等。

    从总体上来看,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的物流企业,特别是中小物流企业仍处于第一阶段,即要用少量的投资,解决业务各流程的信息化问题,目标是建立决策依赖信息、数据的机制,特别是将财务核算深入到各业务环节中去。少部分基础较好的物流企业已经进入了第二层需求,即优化流程设计和运行操作。这样企业有较好的经营管理机制,较好的信息化基础,可以为流程再造提供制度保证和数据基础。此类需求占企业总需求的比例虽然还不大,但增长比较快。在我国,目前进入第三层次的物流企业还是凤毛麟角。

    物流信息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2003年,中国物流行业IT产品应用的总体市场规模达到16.3亿元,比2002年增长18.1%。总体上,在中国已经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物流企业中,80%左右仍处于初级建设阶段,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对信息、数据的及时收集和有效整合;在此基础上,少数信息化水平较高的物流企业(约15%)开始提升信息化应用层次,通过信息化建设促进管理和业务流程的优化;另有极少数物流企业(约5%)开始进入全面供应链系统的建设阶段。

    2004年-2006年,中国物流行业IT应用市场将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基础信息化建设将进一步加强,IT系统应用将进一步深化。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预测,2004年-2006年每年的总体市场规模将维持在20亿-35亿元之间。大量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将在2004年-2006年得到快速发展。尽管此类建设仍处于信息化初级阶段,单个企业的投资比较小,但由于参加建设的企业总数在快速增加,所以总体市场规模也将随之增长。

    目前一些信息化基础较好的大型物流企业将会深化信息系统的应用,尤其是专注在全套供应链系统(SCM)的建设与完善。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mam3.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GE能源获木座电站水轮发电机组设备订单

下一篇:江泉实业转型热电谋“翻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物流 信息化 瓶颈
  • 协同创新 突破我国机器人发展三大技术瓶颈

    据了解,目前,国产机器人占国内机器人市场份额仅约13%,国内机器人制造的一些核心配件都来自进口。在4月28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机器人峰会暨609机器人节启动会上,天津市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指出“缺乏核心技术是制约该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据介绍,国内机器人产业在单体以及核心零部件研发方面仍落后于日、美等发

  • 2014工业机器人的元年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4工业机器人的元年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国内"机器换人"规模逐渐辐射到全国各个产业集群。但是由于我国在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上存在瓶颈,增长速度过快使机器人产业出现潜在产能过剩的危机。

  • 我国工业机器人进入瓶颈期 如何“开盖”

    然而,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现在已进入瓶颈期。从技术层面看,国外的机器人制造企业相对成熟。并且由于起步较晚,当前国内机器人研究亟须提升的技术包括电机、减速器、控制器、传感器等。这些关键部件的研发与制作既包含硬件加工方面的技术提升,又包含软件方面的升级创新。

  • 中国机床功能部件发展滞后瓶颈凸显

      近日,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柏林介绍,2009年中国机床工具行业总体情况不错,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前11个月的数据,全年预计可达到12%的增长,工业总产值可达3800亿元,机床产值跃升至世界第一位。经过近些年的高速发展,中国机床产值自2006年以来一直稳居世界第三位,而位列前两位的德国和日本均在2009

  • 突破数控瓶颈需实现滚动部件产业化

        我国滚动功能部件行业生产不集中、产品品种单一、含金量偏低、尚无一个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已成为国产数控机床发展的瓶颈。因此,加快实现我国滚动功能部件产业化很有必要。   滚动功能部件产品包括:滚珠丝杠副、滚动直线导轨副、滚珠花键、滚珠导套、直线运动部件、坐标工作台、自锁

  • 攻克大型加工中心产业化发展瓶颈

        “这个863计划针对的不是哪个特殊的行业,而是为生产规模化及应用服务。”在沈阳第一机床厂李宪凯看来,数控机床的领域覆盖了国家的绝大部分行业。而这个“大中型加工中心高速化技术研究及应用”的课题就是以实现中档加工中心及部分大型加工中心的产业化为目标的。据他介绍,当时,由于产业发展的

  • 陶瓷行业“品牌瓶颈”现象分析

          在陶瓷产业中,也有坚持名牌战略的企业,虽然在单品牌方面同样达到了行业的高峰,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两大问题:一是前几年受到了多品牌策略企业的强烈冲击。多品牌企业利用“倍增原理”,扩大规模优势,实施低价格策略,以“量”取胜,在产品同质化的市场环境里,搞得部分“名

  • 大型减速器需由小做大突破技术瓶颈

        减速器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在现代机械中应用极为广泛。减速器按用途可分为通用减速器和专用减速器两大类,两者的设计、制造和使用特点各不相同。20世纪70-80年代,世界上减速器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且与新技术革命的发展紧密结合。    &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