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式电脑将革命性地改变蓝领工人们的工作环境,它的作用就好比当初个人电脑对办公室进行过的那场革命。”米歇埃尔·博罗诺夫斯基非常相信这一点。他是德国不莱梅大学信息学技术中心的主任。他所说的“可穿戴电脑”,就是一种同衣服合二为一的电脑。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每个人都能像“007”特工那样身着“电脑衣”。
头戴式电脑眼镜
可穿戴电脑是为工人量身定做的,它由一个自带电源的处理器,一个输入和一个输出设备组成。这样一个最基本的“三件套”还可以通过附加传感器(用来探测身体功能)和其它种类的电子设备扩展功能。不管怎么说,这样的可穿戴式电脑必须符合以下要求:小、轻、功能强大、省电和穿着舒适。
博罗诺夫斯基说,在汽车制造厂里面,工人们可以身穿一种带有计算器的腰带,电池和其它附件都可以绑在腰带上面。
瑞士苏黎世的特罗斯特教授已经开发出一种“QBIC式可穿戴电脑平台”。普通电脑上面的显示器变成一副眼镜,工人们从镜片上面就可以得到计算机指令的帮助。工人穿在身上的电子设备可以发射电波,通过辨别电波频率的不同,判断工人位于生产线的哪一个位置上。然后工人戴在头上的耳机会向他们解释,在那个位置上应该做哪些工作。有时候他们的眼镜上面也会显示操作样板:如一个螺丝应该装在什么地方。
工人戴的眼镜上面的镜片都是用一种特殊玻璃制成。戴上这种眼镜,镜片上面的图像看起来就像是真的在你的眼前。只要你把眼睛调到另外一个焦距,就能穿过眼镜的镜片看清面前的情况。现在还不确定的是,这样一套系统实际操作起来能不能正常运转。对一些人来说,戴上这种眼镜会头痛难忍,反而不能工作。
可以导电的衣服
对于可穿戴电脑的设想还不仅仅局限在上面提到的那种。
按照工程师们的设想,真正的可穿戴电脑可以和衣服的面料完全整合在一起。一个人穿上这种电脑,看起来就和穿上一件普通衣服没有什么差别。首先用来储存数据的硬盘就应该由衣服里的纤维组成。可以说,电脑就是一件衣服,衣服也是一台电脑。
工程师们的设想虽然好,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件真正这样的衣服出现。现在我们能看见的产品,基本上就是简单地在衣服的面料里面“铺设”能导电的金属纤维。通过这些金属纤维,再把戴在身上不同位置的电子设备连接起来。这样的产品在2001年就已经出现过了———由李维牛仔和飞利浦公司共同生产的多媒体夹克,但是它的售价达到了2300马克。后来还有其它公司生产出一种“电脑夹克”,织在衣服面料里面的电线和印在袖子上面的键盘甚至都可以用水洗。
为了造出真正的“可穿戴电脑”,不再光是把电线和衣服的面料织在一起就可以了,而是必须让衣服的面料本身就具有传递电流的功能。一件衣服就像是一段电线。
无线电频率识别打造无形电脑
无线电频率识别系统由一个非常薄的带天线的芯片做成。为了让这套系统能够识别2米内的信号,和衣服面料整合在一起的天线面积要达到60平方厘米。为了防潮,天线的外面还套有一个用防水材料制成的套子。包括这个套子在内,整个芯片的厚度才只有1.5毫米。此外,由于芯片的柔韧性非常好,无论是熨烫衣服还是把衣服弄皱,都不会损坏芯片的完好。另外即使洗涤衣物的温度达到了95度也不会有任何问题。
在一些研究者看来,在未来将会有一种无所不在,却很难让人用眼睛看见的电脑技术出现。电脑能为人们提供信息,但是他们并不会注意到自己无时无刻不和电脑生活在一起。人们不必再关心电脑软件、硬件和各种复杂的接口。为了制造出这种“无形”的电脑,答案就是开发出新的纺织纤维。只要有了智能纤维,就能用它们织出一台电脑,最后就真能生产出一件智能衣服。
根据“看不见的电脑”的概念,电脑能学会独立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反应。
一种被称为“身体区域网络”的医用无绳观察系统有望即将投入使用。这套系统通过传感器监测病人的身体机能。举例来说:当电话铃响起的时候,它能自己确定,病人会不会感到被电话打扰。根据病人的情绪状况的变化,系统自己会决定要不要接通这个电话。
把电脑整合进人体
用小型电脑连成一个无所不在的网络不仅仅局限于此。除了衣服以外,其它东西比如门和餐具都是可以考虑的对象。喝空的啤酒杯将能和服务员身上的可穿戴电脑联络,要求服务员把它重新倒满。一些电子功能甚至可以直接整合到人的体内。德国巴伐利亚一家名叫“IdentTechnol鄄ogy”的公司已经设计出一种能通过人体的皮肤传输数据的概念。
根据这种发明概念,人可以不费举手之劳,实现“芝麻开门”。首先,为了让人的皮肤导电,工程师设计出一张信用卡大小的塑料卡片,塑料卡片内部的电子设备产生静电场,人体的皮肤在这个静电场的作用下就能变得像一根电线那样传输数据。而在人身上的任何地方都能佩戴这种塑料卡片。自动门里面的安装有一个接收器,由于静电场足够强大,当人的“通电”皮肤在数厘米的距离外的时候就能产生作用,推动门打开和关闭。
就算“可穿戴电脑”不会最后发展出把人和机器结合在一起的所谓“终结者”,还是有人担心其中暗藏着危险。数据保护专家担心,无所不在的电脑网络将有可能监控所有人的一言一行。还有人担心,造出来那么多的电子设备,等到它们将来报废之后,会引起一场环境灾难。甚至有人开玩笑说,如果冰箱以后都智能化了,一旦它一次预定2000盒的牛奶,谁应该来负责呢?就连一些热衷于可穿戴电脑的人也不认为,凡是技术上可行的就是人们所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