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集团APP(中国)在我国大规模毁林建造桉树基地的消息传开后,其可能带来的生态灾难和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引起广泛关注。而更有专家指出,另一个重大隐患是APP不仅负债累累,还有深不见底的财务黑洞。
近日,记者看到一份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所专家小组调查研究金光集团资产与负债情况的报告。但当记者就其中提到的相关问题请金光集团有关部门核实时,对方只表示可向领导反映,并没有任何回复。
报告说,APP(中国)各子公司资产汇总后在60亿美元以上。自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APP中国业务同其全球业务分拆,不再得到APP全球的支持,主要靠其在国内投资的工厂利润来偿还贷款和追加投资。其总资产中约48亿美元来自11个造纸厂的赢利及国内银行的贷款。而11家造纸厂累计利润不超过4亿美元,也就是说大约有44亿美元是从国内银行分别贷出。
据《财经》总第94期《APP海南重生调查》披露,据对2003年APP(中国)林浆投资新计划的不完全统计,实施这个计划需要的投资超过900亿元人民币,这么大一笔钱显然不可能是APP在国内厂家的赢利所能支撑,也不可能冒全球债权人愤怒的危险由APP其他区域投入,最终只有摊到国内银行系统之中。如果这些计划得以实施,那么中国银行系统将对APP担负超过50亿美元以上的贷款。
提交这一报告的专家解释说,APP在中国通过几十家子公司分别向地方银行寻求贷款,加之有地方政府的支持,很容易隐蔽其财务问题。APP(中国)还可利用贷款支撑起来的总资产规模带来的“信用”,采取不符合规定的手段获取银行更多的授信。而银行管理非常困难。
从已公开的数据可以看出,APP(中国)主要子公司最近3至5年的现金净流入结构很不合理,经营现金净流入一直不理想。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入一直是该公司现金净流入的主流,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一直保持增长,说明该公司正处于高速扩张阶段,但这种扩张所需现金一直主要靠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而不是靠经营产生的稳定的现金流入来支持,因此其扩张是不可能维持的,相反还可能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
报告剖析了APP(中国)几个主要子公司的财务窘境:“金东纸业”2000年利润几乎为零,2001年利润为负,2002年起稍有起色。“宁波中华”利润由1999年的5亿元下降到2003年的不足6000万元。“金华盛”销售收入自2001年后略有增长,但增长幅度有限。“金红叶”和“镇江大东”业绩更逊于“金华盛”。以上5家产量占全部子公司产量的64%,总资产的近80%,基本可以代表APP(中国)的总体经营状况。
报告说,据“金海浆”高管人员介绍,“金海浆”项目所用投资25.1亿元,已用去“APP11个工厂在中国的赢利”,后续更大规模的云南等地的圈地造林所需要的投资,几乎不能指望投资活动的现金。
APP(中国)靠集团担保、各子公司分散举债的方法筹集了大量资金,这将造成公司每年必须承担大量的利息费用和巨大的还债压力。金光集团总部自身还深陷国际债务泥潭之中,根本无力化解其中国业务的财务风险。况且APP的投资(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是在既缺少森林资源,又没有到位的环保后处理能力的中国,同时,其他经营活动更没有产生足够的现金可以流入。专家预计,该公司将面临巨大的流动性风险,甚至破产。
此外,APP(中国)的“金红叶”拖欠广西贵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货款233万元;“亚龙纸制品”拖欠河南银鸽实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货款702万元……而与此同时APP(中国)正高速扩张,扩张的投资主要靠举债得来。据悉,2001年3月,有报道称APP已经与中国有关银行达成协议,同意暂时不收回对APP中国业务所提供的贷款。而2003年以来,APP(中国)推行的数目惊人的投资项目———云南省2750万亩桉树林基地及林浆纸一体化项目等,也将依赖于中国银行体系贷款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