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在美国福特汽车公司10年从事各种电动汽车技术开发的经历,并曾获福特公司的最高奖项——亨利·福特技术成就奖,但徐性怡还是回到了中国。用他自己的话说,中国是适合电动汽车生长的第一块土地。他当然要回来。坐在记者面前的徐性怡博士,是华中科技大学首批留美学生之一。1983年,他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攻读电力电子控制,1990年获得博士学位。1992年,徐性怡加盟了福特汽车公司,主要从事电动汽车的研究与开发。
如今他的身份是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的特聘专家。说起与“863”的联系,双方可谓互相吸引。2002年8月22日,这一天徐性怡记得十分清楚,这是他回国后的第三天。科技部安排了一场电动汽车的讲座,请徐性怡介绍国外电动汽车的发展状况。会后,科技部高新技术产业与发展司副司长许倞对徐性怡说,你在国外研究电动汽车的经验很宝贵,希望你能参加正在进行的863重大专项的节点检查工作,既可以指点专项的工作,也有助于你了解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的情况,为今后参加作准备。徐性怡欣然接受了科技部的邀请,成为“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的特聘专家。通过一个月的节点检查工作,徐性怡博士对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的组织和管理模式给予了很高评价。电动汽车专项是“十五“期间科技部启动的十二个重大专项中最大的一个,5年间国家共投入8.8亿多元人民币,这笔钱如何花,花在哪里,是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徐性怡非常赞赏总体组采取的一系列鼓励竞争的措施,课题申报时明确规定,对每一个整车团队允许2至3家不同技术特色的零部件研发单位承担同一种关键零部件配套课题,一年后进行筛选,优胜劣汰。
按照这一竞争原则,2003年初,专项顺利完成了第一期合同的验收和第二期研发课题的滚动立项工作。徐性怡说,“即便是同国外相比,863电动汽车专项的进展也是很快的。除了各项目团队的努力之外,也与专项的科学组织和严格的节点检查密不可分。”节点检查是把企业产品开发过程应用到技术开发项目中的一个尝试,它监督、推动项目的进程包括整车和子系统单位之间的配合。项目实施过程中,每个单位都感到了节点检查的压力,而想方设法地争取达到节点指标,大部分单位事实上也达到了指标。在不到两年的合作共事中,科技部负责重大专项的官员们的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给徐性怡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经常是没有休息日,只要是有事,他们随叫随到。而且项目总体组专家的会议大部分都是在休息日召开。”尽快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他们彼此心照不宣。
最初,徐性怡想在美国将电动汽车推上路,但他发现,在美国要做到很难。而中国是他实现抱负的理想之地。首先,中国的汽车产业将会有一个大的发展,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全球能源紧张的大背景下,寻找替代石油的新能源压力对中国来说,显得尤为迫切。其次,这是一个关系到在新一代汽车发展中,中国有没有自主开发能力的问题。在传统汽车业上中国错失了很多机会,目前中国90%的汽车市场被外国公司占领。下一轮以燃料电池为动力的汽车时代,中国还有机会。“我对此充满信心。”徐性怡说。
像徐性怡博士这样被电动汽车吸引回国的海外留学人员还有很多。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副司长许倞说,电动汽车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成为电动汽车研发和产业化创新的人才基础。“十五”期间,我国初步实现了电动汽车的人才聚集,直接参加电动汽车专项研发的科技人员有1978人,其中有高级职称的944人,已经初步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高水平攻关队伍。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人才基础一是来源于电动汽车研发企业的不断增多和加强;二是来源于海外像万钢(电动汽车重大专项专家总体组组长、同济大学校长)、徐性怡这样被电动汽车的事业吸引而回国的留学创业人员;三是来源于我国相关大学和研究机构电动汽车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
徐性怡预测,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将首先从公交车开始。与传统公交车相比,二者成本差别不大,而且用政府采购的方式来支持电动汽车的发展,可行性更强一些。这将极大地推动电动轿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