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产业分析>橡胶机械行业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橡胶机械行业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发布时间:2004-12-03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产业分析 人浏览
关键字:

橡胶机械

导  读:

目前全球橡胶机械制造商共800余家,而中国已超过300家,占1/3以上。2003年我国橡机销售额43.5亿元人民币,合5.5亿美元,占世界橡机销售份额的22.5%~27.5%;今年我国橡机总产值预计将达55亿元人民币,合6.7亿美元,所占比例将升至25%~33%。橡机大国地位已经奠定。  
  我国已形成门类齐全的橡胶机械体系,基本能满足国内橡胶工业发展需要。如在通用炼胶设备方面,除超大规格密炼机外,其它设备基本以国产为主;全钢胎成型机国产化率已达90%以上,半钢胎接近100%;国产硫化机已完全取代进口,并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机械式硫化机供应商;橡胶制品设备中,除高档设备部分依赖进口外,其余已国产化。 
  据全国橡胶塑料设计技术中心、全国橡塑机械信息中心统计,2003年,中国橡胶机械行业产值突破43.5亿元人民币,比2002年增长80%以上;橡胶机械出口额突破4亿元人民币,比2002年增长40%以上。2004年1~6月,25家主要橡胶机械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9.22亿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51%。预计2004年橡胶机械总产值将达55亿元。事实表明,中国橡胶机械行业在产品研发、营销、质量等方面,实力不断壮大,已取得跨越式发展,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正逐渐缩小。主要表现在:  
  规模小、产品专业化程度低的状况有了改观加入WTO前,中国轮胎设备生产厂家较多,但规模均较小,年销售收入达亿元的只有大连橡塑机械股份公司、桂林橡机厂、福建华橡自控技术有限公司等少数企业;而2003年,中国橡胶机械销售收入过3亿元的企业有5家,过2亿元的接近10家;预计今年中国橡胶机械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企业将有3家。在专业化程度方面,中国已形成以炼胶设备、成型设备、硫化设备等几大设备为主的专业生产厂家。  
  产品结构得到调整,中间设备发展迅速加入WTO前,中国橡胶机械行业的现状是“两头热、中间冷”,即炼胶设备、硫化设备发展形势较好,而轮胎生产的许多中间设备如压延、裁断、成型设备等发展缓慢。目前,中国轮胎成型机、多复合胎面生产线、钢丝帘布裁断机、子午线轮胎检测设备等均发展迅速。  
  研发和创新能力提高近年来,中国橡胶机械企业新产品研发力度不断加大,多家企业新产品产值率超过50%,出现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  
  产品低价无序竞争局面得到改善从2002年起,中国橡胶机械的无序竞争矛盾得到缓解,产品价格有所回升。橡胶机械行业出现全面盈利,2003年出现2家利润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  
  事实表明,中国加入WTO确实是机遇与挑战共存。而中国橡机行业正是牢牢抓住了发展机遇。
  加入WTO后,投资的自由化及进口关税的降低,有利于中国橡胶机械行业与国外企业合资,引进技术和资金等。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低以及潜在市场大,国外著名橡机供应商纷纷来华寻求合资合作,大大促进了中国橡机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改步伐。而关税的降低,更有利于我国橡机企业引进设备,尤其是引进一些高精度的机械加工设备,如数控加工中心、数控加工机床等。  
  加入WTO后,有利于中国橡胶机械产品的出口。国外大牌轮胎公司十分看好中国轮胎机械产品的性能价格比,近年来对中国的订货量增长迅速,中国橡胶机械声望大增。如桂林橡胶机械厂、福建华橡自控技术有限公司已将硫化机批量出口米西林、普利司通、固特异等。 
  中国轮胎工业子午化步伐的加快,大大推动了国内橡胶机械行业的发展。加入WTO后,对中国轮胎工业的子午化进程起到了加速作用。近年来,中国子午胎持续以高速发展,其中全钢载重子午胎连续两年以超过60%的速度发展,这为中国橡胶机械厂家提供了子午胎生产设备的广阔市场,促进了中国橡胶机械产业的快速发展。 
  2003~2005年,国内全钢载重子午胎新增产能将在1500万套以上,共需橡胶机械投资75亿元人民币;2004~2006年,半钢子午胎新增产能在6000万套以上,需橡胶机械投资约60亿~72亿元人民币。这表明我国橡机市场发展空间仍然巨大。   
  轮胎工业的兼并、重组、合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供大于求的矛盾。加入WTO后,中国正逐渐成为世界轮胎制造中心,世界著名轮胎公司的进入,加快了中国轮胎企业的破产、重组、兼并步伐。而轮胎企业的兼并、合资、重组,必然导致新一轮设备的投资热潮,为橡机企业提供了商机。  
    橡胶机械行业呈现大好局面,得益于我国如火如荼的全钢载重子午胎热。我国全钢载重子午胎连续两年以超过60%的速度发展,对橡胶机械形成“井喷”式需求,使橡胶机械出现绝对的卖方市场,轮胎生产企业所需的大宗设备--硫化机已出现“等米下锅”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我国橡机行业发展迅速并已成为世界橡机生产和消费大国,但橡机进出口形势不容乐观,贸易逆差巨大。据统计,2002年和2003年橡机出口分别为2000万和3500万美元,而进口却都高达4.5亿美元。这一现象已引起业内高度重视。此次会议上,专家和制造企业共同对此进行了深入研讨,寻求解决方案,以加快我国由世界橡机大国向强国迈进的步伐。 
    同时,在橡胶机械行业产值突飞猛进之时,其获利形势却不令人乐观,利润增长增幅度小于销售增长幅度,大多数橡机企业利润率还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几大橡机骨干企业利润率都在6%以下。这是由于供货合同大多在2003年初签订,当时订货价格偏低,加上之后钢材等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利润下降。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m8pu.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汽车电子:必须从喧嚣走向理性!

下一篇:年前需求回落 近期电容表现平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橡胶机械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