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机出口退税率今年起下调了4个百分点,出口退税税率的调整,使已承受增加成本压力的中小型电机行业更加苦不堪言。要出口就不得不提价,而提价就会导致出口订单减少或拿不到订单。随着出口退税工作实施高峰的到来,不少企业将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电机出口工作何去何从,成为困绕行业发展的难题。为此,本刊约请有关专家分析形势、提出对策、指点迷津。
我国中小型电机是电工产品中主要出口创汇产品之一。近期以来,原材料价格仍居高,对于以价格优势为主要手段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中小型电机的出口,无疑是沉重的打击。再加之我国电机出口退税率从今年起下调了4个百分点。在这种形势下,企业要出口就不得不提价,而提价就会带来出口订单减少或拿不到订单。这一难题直接影响到行业出口工作的健康发展。
提高产品价格不再是捷径
去年开始的原材料涨价和能源紧缺已经对有关企业产生了重大影响,出口退税税率的调整,无疑使企业雪上加霜。有关资料显示,中小型电机出口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已经上涨了约30%。前几年,由于我国电机生产成本和价格都低于发达国家,因而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德国、意大利的品牌电机大约为我国出口电机价格的2~3倍,东欧等国的电机价格约比我国电机价格高20%。然而,原材料价格的居高,导致我国出口电机的价格优势已经不复存在。据有关部门统计,去年在原材料涨价时,很多企业已经提高过一次产品出口价格,现在因为出口退税税率调整再次提价,外商将很难接受。为了保持和这些老客户的关系,保证这部分市场不被印度、越南等国家的竞争者抢占,国内企业不得不苦苦支撑,利润空间几乎被压缩到了极限。目前,新出口退税机制下的退税工作尚未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一旦进入实施高峰,出口量较大的省市和地方财政较为困难的地区,将面临无力退税的风险。一旦风险产生,必将对企业、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形成很大的破坏作用。
八项措施变被动为主动
为减轻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电机出口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建议出口企业可采取以下措施:
转变经营方式。目前,我国出口退税率的下降主要影响的是一般贸易出口业务,而对来料加工业务影响较小。因而随着出口退税率的下调,一些依赖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生产出口产品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必将上升,这些企业应转变经营方式,发展来料加工业务。
利用出口加工区从区外购进原材料。根据有关规定,从出口加工区外进入加工区供区内企业使用的原材料、零部件视同出口,由区外企业办理出口退税。设立在出口加工区的企业从区外上游供应商购进原材料时,可要求其把原材料送到出口加工区,从而把因出口退税率下调所增加的成本转嫁给区外企业。
调整价格,转嫁成本。电机出口企业可通过与上游供应商进行谈判,尽量降低采购原材料、零部件的价格,或与下游进口商谈判,适当地提高出口产品的销售价格,从而把因出口退税率下调所增加的成本转嫁到上下游的企业。
苦练内功,尽量消化减利因素。目前,有些国外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出口产品,它们的价格空间已经很小,通过提价来转嫁成本已不太可能。特别是有些传统型、劳动力密集型的出口企业,为了增强产品的价格竞争力,早已把出口退税部分计入利润进行产品出口的定价。因而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使这些产品和企业受到严重影响,一些中小型企业将因生存空间的减少而被迫出局。因此,这些出口企业只有深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才能既扩大企业的利润空间,又可以重新培育竞争能力。
调整产品结构和出口市场结构。目前,我国外贸出口退税率下降的影响有两个特点:首先是对附加值低的传统产品影响较大,而对附加值高的产品影响较小;其次是对非洲、中东和拉美等一些经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出口的影响较大,对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影响较小。因而出口企业可以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并大力发展高质量、高档次、高附加值的出口产品。同时扩大出口渠道,开拓新的出口市场,从而为企业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尽快采取外贸出口代理制。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于出口代理业务影响不大,且政策调整以后,将直接退税给生产企业,不退给外贸企业,因此出口退税率的下降将促进我国外贸体制的改革。企业要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尽早进行相关性调整,以适应国家的政策变化。作为生产企业要加快自营出口的步伐,这样既降低企业产品的出口成本,以助于保持企业产品的价格优势,同时还能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提高资金效率。作为外贸企业也应尽早研究布局,应从以收购为主的出口方式转为以代理为主的出口方式,进行管理创新,创造转制优势。
加快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目前,国内企业生产一代电机产品的周期过长,已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因此,必须尽快调整产品结构,迅速提高Y2系列、Y3系列、NEMA高效电机的生产水平和产量。欧盟已通过了《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和《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形成了技术壁垒。其他一些国家也将纷纷跟进,以保护其国内的同类企业。如不及时调整产品结构、适应这种变化,我国将有大批企业陷入被动。
扩大出口须多方努力。促进出口工作健康发展,企业和行业要共同努力。企业要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变到质量竞争和服务竞争上来。行业及有关部门应制定措施抵制低价竞销,加大对低于同行协议价出口电机企业的监管力度,对低价出口合同坚决不予放行。还要对通过报假合同等欺诈方式出口的企业予以坚决查处,以维护大多数守法经营企业的权益。同时,引导广大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加快研制开发高效电机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