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世界工程师大会于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落下帷幕。这次被称为“工程界的奥林匹克”的盛会,吸引了来自58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名工程界精英。他们围绕“工程师塑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这一主题,探讨了当代和未来全球共同关注的工程技术问题及其相关的社会问题。电力等能源问题也是大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由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发起的2004年世界工程师大会,是在中国召开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工程技术界的国际盛会。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为本次大会的召开专门发来贺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出席开幕式,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
大会不仅邀请了10个国家和地区的12位著名专家学者作主题报告,还开设了网络工程与信息化、电力与能源等8个专题会场,进行分组学术交流,其中“电力与能源”分会场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270多位电力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成为本次大会的热点会场之一。
“电力与能源”专题论坛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主办,共发表论文146篇,涵盖了发电、输配电、可再生能源和环境保护等电力工程领域的课题。四十多位中外专家在论坛上发表精彩演讲。中外工程师们在论坛上交流电力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经验,研讨未来趋势和共同关注的问题,如新技术如何得到广泛应用,电力市场化改革如何稳步前进,传统的一次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怎样得到有效和普遍的利用,供电怎样变得更加可靠、安全,等等。中电联理事长赵希正、国电集团公司总经理周大兵、中电投集团公司总经理王炳华、华能集团公司总工金浪川、中国工程院院士陆佑楣和杨奇逊等,分别就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电力可持续发展、开发可再生能源、加快核电建设、未来的“绿色”煤电、三峡与经济发展、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技术的发展等我国电力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作了主旨报告。
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陆延昌在“电力与能源”论坛致开幕辞时说,电力工业的发展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技术的发展和交流是推动这一发展的重要力量。没有20世纪电力工业的发展,就不可能达到今天的社会文明水平;也不可能出现信息技术领域中,诸如半导体、计算机和通信等技术的飞跃性发展。以往的实践证明,今后的发展也将进一步证明,技术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前提。
世界工程师大会在11月5日通过了《工程师与可持续的未来上海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宣言》呼吁,工程师应担负起使人类生活更美好的重任;工程师应同公众、企业、非政府及政府间组织一起,全身心地投入到创建新世界的事业中去,运用知识,将资源转化成产品和服务;工程师应保持环境与生态系统平衡,确保资源和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以促进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