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实践证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致富都离不开农业机械化。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在保障农产品供给、保证食品安全以及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我国政府积极致力于农业的发展。用占世界7%的耕地,为世界22%的人口提供了基本充足的食品。在中国这样一个一直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极其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在农业发展过程,作为劳动工具的革新与创造具有决定性意义。
正如农机专家所说,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产生了深远的社会、经济效益,首先表现出生产效率的提高,农作物增产,减少农产品的损耗,保证其质量;对农民来说减少了重体力劳动时间,减轻劳动强度,增加了收入,有更多休息时间或从事其他生产活动获取更多经济收益,掌握了现代化生产技能,接受先进科学的文化知识;同时,农户对农业机具的需求趋势引导了农机工业的发展方向,引发了农机设计、销售、生产部门走向市场,并促使这些部门由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其社会效益在于提高了农村劳动者的综合文化素质,也逐步形成了农业机械的产业群体,在农村包括相关的农业机械服务体系的建立,将农村第一产业中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而节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之中,特别形成了农业机械的服务产业群体,主要包括:围绕农业机械销售、培训、零配件供应等等,围绕生产环节的维修、油料供给、生活服务等等;围绕农户或农机手的培训、考试、相关知识讲座与文化知识的传播、媒体的形成等等;同时农业机械还对整个农业生产的全过程的传统工艺改革,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与减少城乡差别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
高级农艺师、江苏省农机局局长陆为农表示,农业机械化,是逐步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和技术装备农业,对农业生产进行技术改造,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过程。农业机械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随着时代的进步,其内涵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美国工程技术界把农业机械化技术列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20项工程技术之一。原因是:农机化技术能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农业从业人口比例,促进了人类生产大分工,推动了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近几年,发达国家农业装备现代化的发展速度很快,高、精、尖技术诸如电子、电脑、激光、遥控、“3S”技术(全球卫星定位)、新材料等在农机产品中获得广泛的应用,农机操作更趋方便性、舒适性、安全性,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如今,国内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农业机械化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依靠机械化手段来增强农业竞争力,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观点已被大多数农民所接受。中国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实践表明,农业机械化是科技兴粮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机械化手段,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增强农业防灾抗灾能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