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承担的“微流控芯片生产工艺与表面修饰技术”和“系列微流控芯片分析仪的研制”两个项目,通过了中国科学院组织的专家鉴定。由陈洪渊、陈凯先、杨胜利院士等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为,两项成果均达到了国际同类实验室的先进水平,所研制仪器和芯片在性价比上有明显优势,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条件。
据项目负责人林炳承研究员介绍,芯片实验室是指把生物和化学等领域中所涉及的样品制备,生物与化学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或基本集成到一块几平方厘米的芯片上,由微通道形成网络,以可控流体贯穿整个系统,用以完成不同的生物或化学反应过程,并对其产物进行分析的一种技术。按照目前理解,一个芯片实验室系统包括芯片、芯片分析仪及实现芯片功能化方法和材料的试剂盒三部分。
芯片的制备与微通道表面修饰是微流控芯片实验室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微流控芯片生产工艺与表面修饰技术”项目完成了注塑型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脂)微流控芯片生产工艺与表面修饰、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微流控芯片聚乙烯醇管壁涂层修饰和玻璃芯片制作工艺等工作。
微流控芯片分析仪是微流控芯片实验室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技术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正处于发展阶段。“系列微流控芯片分析仪”项目完成了单通道微流控芯片分析仪(通用型电泳芯片分析仪、集成式微流控芯片分析仪)和阵列微流控芯片分析仪等具有不同功能的激光诱导荧光微流控芯片分析仪的研制。
“微流控芯片实验室”平台的初步建成,催发了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在疾病诊断、物种识别、药物筛选等方面微流控芯片实验室功能化研究以及单细胞与单分子检测技术研究,他们以较少的投入,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赢得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