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首家外资自来水厂将在今年7月份被“收归国有”,这是在日前举行的大场水厂交接工作会议上获悉的。
据悉,协议的一方——英国泰晤士水务,将根据4月26日签订的《上海泰晤士大场自来水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合同》把大场水厂转让给上海自来水市北公司,整个交接工作分阶段进行,预计7月26日完成。据了解,上海大场水厂是我国第一座以BOT形式建设的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为40万吨。
所谓BOT,即“建设-运营-移交”方式,指国家或地方政府通过特许权协议,授予民资或外资承担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建设、运营和维护,当特许期满后,投资者将该基础设施项目无偿地移交给政府。
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随着上海城市规模的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出现滞后,市民用水一度紧张。据当时的预计,上海在5年内对水务投资的需求将达到400亿元,其中大部分通过存量资产盘活、扩大投资开放度等市场化手段来实现。
据上海自来水市北公司副总经理戴婕介绍,大场水厂1998年正式投入运行,主要向宝山等上海西北地区供水。按照当初的BOT协议,泰晤士水务将经营到2018年,时限20年;作为回报,上海市水务部门将逐年给予其建设补偿,并保证其项目的年固定回报率在15%。
据了解,这项承诺使大场水厂的自来水价格普遍高于其他水厂,加重了自来水公司的运营负担。
据悉,为使大场水厂顺利移交中方,上海市水务资产公司将一次性付清英方费用,包括剩余15年的建设补偿金,预计将达到数亿元。
摘自:《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