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产业分析>东北“数字电力”的现实困境

东北“数字电力”的现实困境

发布时间:2004-06-03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产业分析 人浏览
关键字:

电力

导  读:

    进入21世纪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电力工业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新时期的电力企业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来优化配置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正成为越来越突出的问题。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军,电力企业将伴随高新技术发展而共同进步。为此,我国政府结合新形势,创新理念,提出在电力行业打造“数字电力”的口号。许多电力企业先后建立了厂(公司)级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各类电力自动化系统、信息发布系统,并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建立了一整套反应及时、网络互通、功能多样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在电力企业生产、运营、管理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一部分企业花费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对信息化进行投资,最后却如雾里看花,收效甚微。 
    笔者从多家东北地区的电力企业的信息化个案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其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期望以此能给那些正在信息化道路上奔走的企业提供一些启示。 

■信息化现状 
    东北电网覆盖着我国东北地区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广大地域。东北电力行业企业主要以火电为主,水电为辅。火电企业中多数为国家投资建设的老电厂。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4年3月16日发布的统计报表显示:2004年1月至2月份辽宁省发电企业的火电总发电量为144.55亿千瓦时,水电总发电量为1.95亿千瓦时;吉林省发电企业的火电总发电量为56.59亿千瓦时,水电总发电量为5.12亿千瓦时;黑龙江省发电企业的火电总发电量为85.07亿千瓦时,水电总发电量为0.94亿千瓦时。东北电力企业分属于四个大公司,分别为:东北电网有限公司、辽宁省电力公司、吉林省电力公司和黑龙江省电力公司。 
    经过多年的投资建设,目前东北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初见成效,初步建成了一系列财务、生产经营管理、各类电力自动化、电力客户服务系统等各具特色的信息管理系统。如吉林省电力公司在使用统一开发的财务管理系统软件和基于GIS的输变电管理系统软件之后,下一步将投入运行全省统一的客服和营销管理系统,预计将在两年左右时间内实现信息网覆盖,并应用到各基层供电营业所。再如吉林省的白城供电公司,其建立的送电线路卫星定位巡视系统、送配电工作票与操作票管理系统、需求侧电压检测系统等信息系统,都已经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目前,东北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以安全、经济地生产、运营电力为基础的各类电力自动化系统。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优质、高效、经济地发供电,提高电网调度运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它包括:变电站及保护自动化系统、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计量计费自动化系统、发电报价系统、电力交易系统等。 
其中省级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使用的主要是国外公司的产品,而县级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自动化程度相对来说还比较低。 
2,发供电企业生产运营管理信息系统。 
    发供电企业生产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发供电企业运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设备检修管理、负荷管理、用户服务等系统。 
3,以提高经济效益、优质服务为中心的电力客户服务系统。 
    电力客户服务系统提供高效快捷的客户服务,如集中抄表计费、用电查询、客户投诉、网上停电信息发布系统等。 
总的来说,目前东北地区电力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仍处于成长时期,还大有潜力可挖。 

■现实困境 
1,面临较大的技术风险与决策风险 
    应该说,电力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道路要比一般的生产经营企业面临更大的技术风险,因为像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这样的信息系统直接影响着电网的可靠运行,如果发生故障,必将直接导致发供电的中断,从而会间接影响其他企业的正常生产和运行。在设备执行故障自动化诊断时,技术人员也将面对一定程度的风险,即技术决策风险:假设设备诊断系统诊断设备良好,却出现了故障,企业将面临停机或停电事故;反之,如果发生故障误报,发供电机组将被迫停机检修,同样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从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正因为电力企业的技术人员面临着较大的技术风险与决策风险,在推行信息化的道路上就更需要谨慎小心。因此,有时会使技术人员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从而影响信息化的进程。 
2,企业信息人才紧缺 
    参与系统开发实施的技术人员的力量不足,也是导致项目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参与项目开发实施的技术人员,并不能单纯由计算机技术人员组成,特别是在电力企业的信息化项目开发中,不仅需要具有良好计算机知识的人员,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电力专业背景知识的技术人员和具备良好的管理思想和经验的管理者,而同时具有上述三方面知识的综合型、复合型优秀人才,在东北地区的电力企业中都比较紧缺。 
而在信息系统的应用与维护方面,也需要大批懂技术、懂信息管理的人员。如发电厂报价系统,需要收集电网内其他机组的运行情况、各竞争厂的机组检修计划、生产成本及报价等在内的各种市场信息,以及本厂生产成本情况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信息系统功效,提高企业效益。 
3,部分领导对企业信息化认识不足 
    从多年的信息化实践过程来看,在电力企业信息化的实施过程中,最困难的是企业领导对整体信息化认识不足,从而造成很多工作都很被动。企业领导将这一实质上是一个系统工程的任务,交给本企业少数几位计算机技术人员去完成,轻视了工程的难度,导致企业内部缺乏整体的调度、运作,使得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和配合,使技术人员在开发过程中力不从心。因此项目管理常常处于松散状态,随着战线的拉长,企业领导又因没能迅速从中看到直接经济效益而产生动摇,最终严重影响了信息化的进度。 
4,少数职工对信息化有抵触心理 
    企业实施信息化,自然牵涉到业务流程的变化、工作习惯的改变,许多约定俗成的规定也需要推翻。而变革总会有阻力,矛盾和冲突不可避免。有些老企业,四十岁以上职工占半数,他们中大部分人电脑知识比较贫乏,接受新鲜事物的热情不够,在企业实施信息化初期,很多人担心工作使用计算机管理后,岗位缩编,人员使用减少,危及自身利益,于是工作中不是特别配合。这直接影响了企业信息化的进度。比如供电企业上马集中抄表系统,自然不再需要大量的上门抄表的供电人员,上马了送电线路卫星定位巡视系统,线路巡视员就需减少。因此如果不能很好解决职工的思想问题,同样也会阻碍企业信息化进程。 
5,部门之间配合不够 
    工作业务的计算机流程管理,也包含多种管理职能重新整合的过程。在企业的信息输入和输出及传递上,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要做到上端信息和下端信息、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及时快速在企业内部传递。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企业信息化的优势。但电力企业中有的部门习惯于老一套的管理方式,将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看作可有可无的事物,本该及时输入的信息,却积攒到几天,甚至半个月才将其录入,这样一来,信息的时效性难以得到保障。 
6,成本控制过紧 
    在我们实施任何项目的过程中,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变化,如果这些变化没有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分析阶段得到充分考虑,而原有的设计又不符合实际,就会推倒重来。这样一来,项目必然将增加许多意想不到的开支。如何合理控制开发成本,也是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难题:如果成本控制得过松,势必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当然不值得提倡;而过紧的成本控制容易拖延工期、降低质量、涣散开发人员军心,也不利于项目的顺利进行。因此,必须合理调度资金的利用,做到成本控制松紧适宜。 

    东北地区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实施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而在未来的若干年中将要面临的挑战有: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发挥信息系统功效;如何在已经建成的各个系统的基础上,做到信息共享;如何整合信息,使其真正满足辅助决策的需求。满足了这些需求的电力信息系统,才能保障电网能够经济、稳定和可靠地运行。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8002/news/d_1nrusj6oam473.html?WebShieldSessionVerify=8MnjGXBpGfVNBF66GMwH

拷贝地址

上一篇:南海一民企创建广东省床具机械地方标准

下一篇:中国高压变频器市场分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电力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