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产业分析>信息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信息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发布时间:2004-05-09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产业分析 人浏览
关键字:

信息技术

导  读:

    
 

   20世纪90年代,美国科技政策的战略重点之一是发展信息技术产业。一方面,通过加强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美国大大强化了其在世界的国家科技竞争力,使美国科技成为其他国家科技发展的标杆。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使得美国的经济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并为美国国内创造了巨大财富。
  
  自1991年4月走出战后第九次经济衰退,美国经济连续增长达108个月,远远超过了其战后9个扩张期50个月的平均水平,为成美国战后第三长的经济扩张期,1993年第一季度到2000年第三季度,美国GDP的实际增长速度达到了年均4%。美国本次经济扩张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非常迅速,由于英特尔、微软等大公司的超常规发展和国际互联网络的迅速普及,使信息技术产业成为美国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1. 信息技术产业涵盖范围

  美国商务部将美国信息技术产业涵盖范围分类如下:
       硬件产业                                软件及服务产业
  计算机及设备                               定制项目编程
  计算机及设备批发业务                       预制软件
  计算机及设备零售业务                       软件批发
  计算及办公设备                             软件零售
  光磁记录介质                               系统集成
  电子管                                     计算机处理,数据准备
  印制电路版                                 信息检索服务
  半导体                                     计算机服务管理
  无源电子元器件                             计算机租赁
  工业计量仪                                 计算机维修及维护
  电气测量仪器                               与计算机相关联的服务
  实验分析仪器
  
       通信设备产业                              通信服务产业
  家用视频及音频设备                          电报及电话通信
  电报及电话设备                              电视及无线广播
  广播及电视通信设备                          有线及其它付费电视业务

  2. 信息技术产业产出

  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增长,其中预制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的增幅最大。1995年~2000年二者总产出(GPO,gross production originating)的年均增速均达到17% (名义美元),同期计算机硬件及通信设备的产出年均增长为9%,通信服务的年均增幅为7%。
  
  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部门是主要增长来源之一,信息技术产业在美国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也不断增加。1995年~1999年,美国GDP年均增长速度为3.8%。1990年~1999年,美国的信息技术产业国内总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0.4%,大大高于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信息技术产业国内总收入从3,300亿美元增长到7,290亿美元,占经济的比重由5.5%上升到8.2%,如图1和图2所示。2000年信息技术产业占到整个美国经济的8.3%。以当年美国GDP规模约为99,630亿美元计,信息技术领域的产值高达8,269亿美元。1990年~1994年间,信息技术产业总体增长0.5%。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计算机设备及零部件以及通信设备成本的急剧下降,信息技术产业的增长明显加快。虽然信息技术产业占美国经济总产出不足10%,但其快速增长以及不断下降的价格使其对美国经济增长的实际贡献在1995年~1999年间平均高达30%,如图3所示。

  图1    信息技术产业总产出
[img]20045910113525723.gif[/img]


  数据来源:美国商务部

图2    信息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
[img]20045910114626273.gif[/img]


  数据来源:美国商务部

  图3  信息技术产业对实际经济增长的贡献
[img]2004591012439813.gif[/img]


  数据来源:美国商务部

  3. 信息技术产业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信息技术类产品及服务成本的下降,直接或间接缓解了美国的通货膨胀。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计算机类产品价格不断下滑,1994年下降约1%, 1995年下降近5%, 1996年~1998年年均降幅达8%。1994年~1998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下降了0.5个百分点,如图4所示,从2.3% 下降到了1.8%。信息技术产业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占美国经济约8%的信息技术类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下降,而且对约占美国经济92%的非信息技术类产业的产品价格上扬也起到积极的抑制作用。虽然目前还不可能将信息技术产业对各非信息技术类产业的影响具体细分出来,但从图4中的上面曲线可明显看出,非信息技术类产业的通货膨胀自1996年后明显走低。

  图4   信息技术产业对价格变化的影响

[img]20045910121528668.gif[/img]

  数据来源:美国商务部

  4. 对信息技术类资产的投入

  信息技术产业在美国经济中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信息技术类产品(包括软件)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按美元现价计,信息技术设备及软件投资已从1992年的1,980亿美元上升到了1999年的4,070亿美元,占美国设备类总投资的相应比例分别为44% 和46%,而同期“其他资产设备”的投资份额则由占总投资的38%下降到了32%,运输设备的投资百分比介于18%到21%之间,如图5所示。考虑信息技术资产设备及软件产品价格的不断下滑,产业对信息技术类资产的实际投资应高于名义投资,以1996年美元价格为基准,测算后1999年的实际投资额高达5,100亿美元,是1995年的2,430亿美元的两倍多。

  图5   信息技术资产设备支出(包括软件)

[img]20045910122045768.gif[/img]

  数据来源:美国商务部
  
  纵观20世纪90年代,美国设备类资产投资年均增长9%~10%,大大高出80年代5%~6%的年均增幅。其中,对信息技术设备和软件的投资在90年代的高投资增长扮演了重要角色,如图6所示。

  图6    信息技术投资对全部设备投资增长的贡献

[img]20045910122556600.gif[/img]

  数据来源:美国商务部
  
  虽然由于政府更替、“9.11”事件以及当前经济增长缓慢等因素的影响,美国政府近期对信息技术研究的投资可能不会有较大幅度增长,但2002年度美国总统经济报告认为,美国对信息设备和软件的投资占GDP的份额仍然会继续保持在历史平均水平之上。

  5. 信息技术产业研究开发的投入

  对信息技术产业的投入包括了相当数量的研究开发经费投入。1994年以后美国研究开发经费大增,其中尤以对信息技术研究开发的投入增加最多。1989年~1994年,美国研究开发投入年均增长约0.3%, 而1994年~1999年的年均增长高达6% (扣除通货膨胀因素)。1995年~1998年,信息技术类投入占到了美国研究开发投入增长的37%。1992年~1994年,美国企业对信息技术产业研究的投入仅占其研究开发总投入的25%~29%。1995年以后,由于对软件及计算机服务类项目研究开发力度的加大,企业对信息技术产业研究的投入增加到约占所有企业研究开发投入的三分之一,如图7所示。20世纪90年代,美国民间对信息技术的投资年均增长19%,1995年以后年均增幅增加到28%,仅1998年,美国企业投资于信息技术研究开发的资金就达457亿美元,几乎是对汽车、制药和航空航天业这些传统研发经费大户的总研究开发投入的1.5倍。

  图7   信息技术研究开发投入占美国企业研究开发总投入的份额
[img]20045910122814369.gif[/img]

  数据来源:美国商务部
  
  6. 信息技术产业对劳动生产率提升的贡献

  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进入经济扩张期,没有出现战后几次劳动生产率随经济扩张进入成熟期而下降的情况。相反,美国劳动生产率了保持了近十年的强劲增长势头,如图8所示。

  图8    经济扩张时期非农业领域产出/每小时增长情况
(年均变化百分比)
[img]20045910123342818.gif[/img]


  数据来源:美国商务部

  劳动生产率保持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可以归结到信息技术资本(特别是计算机硬件以及外设)净存量/人工时的增加。净存量/人工时的增加促使了自1991年以来的信息技术的资本深化,1995年以后这种现象更为明显(capital deepening, 国家资本存量的增长幅度超过同期劳动力的增长而引起的每单位劳动力可支配的资本的增加。资本深化通常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计算机硬件净资本存量与工作小时之比由1991年~1995年的年均16.3% 上升到了1996年~1999年的年均33.7%,同期软件资本的资本深化也在以两位数增长,通信设备增幅在2.4%~5.0%之间。而与此相比,整个20世纪90年代,占美国资本存量多达95%的其它资本的资本深化率仅从0.4%增加到了0.5%,如图9所示。1995年后信息技术投资对美国结构性生产率增长的贡献达0.6个百分点。

 图9   美国非农产业的不同领域资本深化的年均变化率

[img]20045910123757727.gif[/img]

  数据来源:美国商务部
  
  对比图10中1991年~1995年和1996年~1999年的情况,可清楚看到,信息技术的资本深化对美国劳动生产率提高产生了相当的贡献。伴随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信息技术产业自身也出现了多因素生产率(multifactor productivity)的提高(多因素生产率的增长反映了除资本和劳动离以外其他中间因素如技术变化也存在对产出的影响效力)。

  图10  信息技术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年均贡献百分比

[img]20045910124172849.gif[/img]

  数据来源:美国商务部
  
  信息技术产业虽然在美国经济和总资本存量中所占份额不多,却对美国劳动生产率增长产生了巨大贡献。分析其原因不难看出,快速增长的信息技术类投资总体而言生产效率一直是相当高的。市场要求决定了信息技术类投入必须快速收回投资。例如,信息技术产品质量性能的不断改善意味着计算机硬件产品具有很高的折旧并且极易被淘汰。
  
  从产业的角度来分析,信息技术产业对各产业的促进作用是不一样的。信息技术生产行业的生产率增长最快,是促进美国劳动生产力增长的重要部分。对非信息技术产业如物品生产类行业,其中重视信息技术投资的行业与对信息技术投入低的行业相比具有更高的生产率。然而,尽管服务类行业对信息技术在1991年~1997年间进行了大量投资,该类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却呈现下滑趋势。这种分析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由于目前对服务类行业产出的测度指标定义不准确而造成的。
  
  对企业层次的分析表明,对信息技术的投资在相当程度促进了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尤其对那些同时进行相应组织结构和其他调整的企业而言,收效就更为明显。

  7. 信息技术产业对就业的影响

  根据美国商务部的分类, 与信息技术有关的包括如下23类,它们分别是:

  工程、科学、计算机系统经理             电气与电子工程师
  数据库管理人员                         计算机工程师
  系统分析员                             计算机支持专员
  编程人员                               其他计算机科学家
  无线广播技师                           电气与电子技师
  计算机设备操作人员                     办公设备操作人员
  数据处理设备维修人员                   帐务及计算设备操作人员
  通信设备操作员                         数据录入人员
  电力线路安装维修人员                   商业及工业电子设备维修人员
  电话及有线电视安装维修人员             电气与电子设备装配人员
  中心局站及交换机安装维修人员           机电设备装配人员
                                         半导体加工人员
  
  随着计算机网、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普及以及人们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产业对信息技术人员尤其是高素质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1998年,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从业人员(包括信息技术生产以及信息技术使用行业)已高达740万,占全美就业人数的6.1%。由于美国经济增长的放缓以及高科技领域发展的减慢,虽然信息技术产业的人员需求增长低于早期的估计,但对人才的需求依然巨大。根据美国信息技术协会(ITAA)2001年5月的最新调查,全美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就业人数已超过1,040万,约占全美就业人数的7%。ITAA预计美国2001年信息技术人才的缺口达42.5万人。1994年~1998年,信息技术生产产业自身的就业增长了约28%,同期其他行业内的信息技术就业机会也上升了22%。与此相比,全美非农产业的就业总体仅增长了11%。
  
  虽然1993年~1994年信息技术生产产业的就业增长低于全国的就业增长,但自1995年开始,信息技术生产产业的就业机会开始以年均6.5%的增幅增长,就业人数从1992年的390万增加到了1998年的520万,如图11所示。在信息技术生产产业内,软件及计算机服务领域的就业增长最快,从1992年的85万人上升到了1998年的160万人,基本翻了一番。而计算机硬件及通信服务领域的就业增长则与全美的总体就业增长水平持平。

  图11  信息技术生产产业的就业情况
[img]20045910124538072.gif[/img]


  数据来源:美国商务部
  
  根据信息技术职业分类来看,计算机类科学家、硬件工程师、软件工程师以及系统分析员这些需要高技能且高收入的职业需求增长最快。1992年~1998年美国对以上核心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增长达957,000,增长幅度约80%,高素质技术人员占信息技术从业人员总数的百分比已从28% 增加到了41%。与此相比,对素质技能要求较低的某些信息技术类工作如计算机、通信设备操作人员的工作需求却在不断降低。这些类工作的需求1994年~1998年间减少了约9%,从926,000降低到了852,000。
  
  信息技术生产产业职工的总体薪资水平也高于美国的平均薪资水平。1998年信息技术生产产业职工的平均年收入为58,000美元,比美国民营企业职工平均年收入的31,400美元高出85%,见图12。自1992年开始到1998年,信息技术生产产业职工工资的年均上涨幅度为5.8%,而同期美国民营企业职工工资的年平均增长服务仅为3.6%。

  图12    信息技术生产产业人员年均工资

[img]20045910125273184.gif[/img]

  数据来源:美国商务部

  8. 信息技术产业对美国贸易的贡献

  美国的信息技术产业在全世界无疑是具有一流竞争力的,然而美国的信息技术贸易却是负值,1999年的统计信息表明美国信息技术产品存在66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虽然信息技术服务近年来出现了贸易顺差,但根本无法与信息技术商品的巨额逆差相比,如图13和14所示。分析其原因,美国信息技术领域的领头企业均属跨国企业,他们通常通过海外分公司而非直接从美国本土向国外客户提供产品及服务。例如1997年,美国信息技术类产品和服务的直接出口额为1,214亿美元,海外分公司的销售却达到1,960亿美元,而同期外国公司在美国的销售额为1,105亿美元。因此,从销售的角度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实际是具有正向赢余的。

   图13      美国信息技术商品的贸易情况

[img]20045910125671745.gif[/img]

  数据来源:美国商务部

  图14     美国信息技术服务的贸易情况

[img]2004591013194371.gif[/img]
  数据来源:美国商务部

  9. 电子商务的发展

  从全球范围看,美国的电子商务开展的时间最早,发展也最快,在许多领域处于全球领先水平,是其他国家开展电子商务的标竿,电子商务渗透到了美国社会的各个行业和阶层。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B2B)涉及的业务包括了银行业务、大宗商品交易、会计服务、解决方案和证券业务等等;企业对消费者的业务(B2C)包括了网上零售、银行服务、证券服务、中介服务等等。由于美国的电子商务开展早,信息基础设施较完善,人们消费观念超前,加上政府政策的多方鼓励,美国的电子商务交易量一直以来雄居世界第一。2001年,美国的全球电子商务营业额达6,153亿美元(包含B2B和B2C),占全球电子商务营业额的43.7%。

  10. 电子政务建设

  世界各国积极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五个领域中,“电子政府”被列为第一位,其他四个领域为: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治疗、电子娱乐,可以说政府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
  
  美国电子政府的发展正经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美国前任总统克林顿在电子政府备忘录中指出,全球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竞争以及公众对政府的期望值的增加,促使联邦政府大力推动实施电子政府计划,将政府办公自动化作为政府的优先任务之一。美国从一开始就确立了政府-公民(G2C,Government-Citizen)的服务模式,推动电子政府不仅是为了加强政府电子信息的发布,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透明度,而且还促使政府对原有职能和责任的重新思考和定位。
  
  尽管美国政府部门总体上对互联网的认识比美国企业要滞后,但仍然有一些联邦机构、州和地方政府从互联网起步初期就密切跟踪和注意这一新技术与政府服务之间的关系,因此很早就具备了将政府服务放到网站上的能力。目前,几乎所有的美国联邦、州和地方政府机构和相关部门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典型例子包括美国国家税务局的电子税收管理系统、波士顿市的电子政府网站、印第安纳州的电子政府系统等等。
  
  2001年10月,美国联邦预算管理局又提出了一个3年花1亿美元推广电子政务的计划。该计划要求,从联邦政府做起,改进“第一政府www.FirstGov.gov)”网站的设计与服务,方便网民查找政府信息。计划还要求联邦政府各部门在公务和业务交易中推行“电子签字”方案。 此外,联邦电子政务预算还规定,到2002年年底之前,联邦政府各部门凡是2.5万美元以上的项目采购,必须使用联邦政府统一的电子采购门户平台(www.FedBizOpps.gov),逐步使电子采购成为联邦政府采购标准。在此基础上,政府在2010年以前会把其绝大多数业务和交易搬上网。 

  11. 信息化水平

  美国商务部和美国政府电子商务工作组的调查显示,美国信息化的整体水平在迅速提高。截止到2000年8月,具备了互联网接入条件的家庭已达41.5%, 51.0%的家庭拥有了计算机,上网人数占人口总数的44.4%,互联网网址的数量已从1993年的130万膨胀到2000年底的9,300万。2000年超过50%的美国企业在网上出售商品。电子商务的安全服务器已从1997年的7,513台增加到2000年的65,565台。“电子费率计划”使90%以上的美国公立学校受益,为47,000个学校和图书馆以及100多万个教室中的3,000万少年儿童提供互联网访问;美国政府计划到2003年10月实行电子文件归档,鉴于风险、成本和利益,在政府活动和服务的全部范围将使用电子签名。
 
  12. 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情况的分析不难看出,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部门是主要增长来源之一。信息技术产业虽然在美国经济和总资本存量中所占份额不多,但所占的份额在不断增加。信息技术产业对美国劳动生产率增长产生了巨大贡献,改善了美国的就业情况,并在很大程度上使美国在全球贸易中具有了一流竞争力,国家信息化的整体水平也得到迅速提高。总之,信息技术产业在美国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其重要性还在不断增加。
 
 

 中国科技信息网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m3ic.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中小电机出口变得艰难

下一篇:中国嵌入式技术发展前景及挑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信息技术
  • 2023北京软件博览会|世亚软博会

    世亚国际软件产品博览会(简称:世亚软博会)自2010年创办以来,至今已成功举办十多届。世亚软博会是中国知名度较高、规模较大、影响力较广的专业展览会;是被国际业界公认的不可错过的名展之一。随着世亚软博会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不断提升,已成为国内外软件、IT、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5G等行业交流与贸易的重要展会,

  • 一季度广东省软件业收入为3785亿元,增长6.1%

    近日,工信部公布了由运行监测协调局统计的2022年一季度软件业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下称“软件业”)运行态势平稳,软件业务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利润总额降幅收窄,软件业务出口增速回落。

  • 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解读2020年主要经济数据(上)

    2020年,除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外,其他行业均实现正增长。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为16.9%,实现两位数增长;金融业增加值增速为7.0%,比2019年提高0.4个百分点。这两个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达到54.1%,有力支撑了经济较快恢复。

  • 自豪的说:2020 CDCC数据中心年度峰会,我们来了!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数据中心作为各行各业的关键基础设施,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浩亭而作为数据中心众多设备中的一员—“工业连接器”,他保障数据、信号、电源的不间断传输,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 第96届中国电子展盛大开幕,探寻电子元器件发展机遇

    2020年11月16日,第96届中国电子展-国际元器件信息技术应用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正式开幕,本届电子展以“创新突破、协同发展”为主题.

  • 东莞出台扶持政策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发展

    降低“倍增计划”软件企业准入门槛、实施企业成长奖励,提高软环境、软实力,吸引软件工程师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人才来到东莞,扎根落户。东莞专门出台相关政策,从五大方面入手,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

  • 从基础到应用,第96届上海电子展首次携手上海市物联网行业协会聚焦供应链疫后恢复

    第96届中国电子展-国际元器件及信息技术应用展,将首次携手上海市物联网行业协会,共同打造从基础电子产业到5G行业应用的产业链展示与行业探讨,在全球电子产业价值链重组的当下,助力中国电子企业复产复工和再造供应链价值。11月16-18日在上海举办的本届展会将更重视基础技术策源地的战略布局和5G、AIoT、芯片以及电子元

  • 5G新基建和防务催生连接器新格局

    2020年11月16-18日,第96届中国电子展——国际元器件及信息技术应用展将在上海隆重召开,一场连接器的盛宴即将拉开帷幕,与CEF一起看连接器的广泛应用未来。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