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铁路分局全面提高技术装备水平,连续3年大力实施安全攻坚战略,在贵州境内共更换铁轨木枕142万多根,相当于过去20年木枕换水泥枕的总和,显著改善了铁路基础设施和运力安全性能。
“现在,机车运行安全事故可以消灭在事故苗头之前”。一提起机车“黑匣子”,贵阳机务段乘务员陈纯友心中就充满着科技应用给他带来的踏实和自信。自从机车安装了列车运行监控装置——“黑匣子”,列车运行安全系数得到极大提高。尤其是新近又安装的机车卫星校时系统,能有效控制列车在区间运行的准确度,大大提高了旅客列车的正点率。
机车“黑匣子”的安装使用,是贵铁分局科技促发展、科技保安全的措施之一。该局近年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科研经费从1998年的40多万元,逐年上升到2002年的314.7万元,2003年再次安排300.6万元,今年已跃升至1000多万元。该局更新改造基金的50%以上都用于设备的技术改造和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扩大运用。重点用于安全、扩能、提效、信息和管理等新技术研究开发科技成果示范推广,从而提高了安全基础设施的科技含量。
为提高运力和效益,贵铁分局积极参与山区铁路运输、旅客列车提速的可行性研究,加强牵引动力改革和牵引供电设备的技术改造,提高干线轨道重型化比重,加强增重、提速、加密为主要内容的扩能方面的科研工作和技改工程。从1996年起,贵铁分局在铁道部和地方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先后在贵昆、湘黔、黔桂3条干线和贵阳枢纽投资1亿多元,进行电气化扩能技术改造。技改后,湘黔线牵引定数由原来的3400吨提高到了4000吨,川黔线增加到3000吨。3条干线年运输能力提高了1.5倍以上,每年增加运量700万吨。
该局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进行信息化改造。经过几年的建设,现在客票、确报、货运制票、运输计划、集装箱跟踪、列车编组站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均已投入使用,运输信息的及时传递在生产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运输计划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管理,在各车务段及货运站设置37个网点,货主可以就近申报要车计划,通过计算机网络上报分局,并在短时间内从网络上得到审批;计算机售票系统在管内先后共建设了18个快车停靠站、20个市内售票所,贵阳站实现全国计算机联网售票;贵阳南站开发的贵阳南站技术作业大表自动铺画系统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成功解决了车站调度员手中铺画费时,不规范的问题。
[贵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