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不仅是一台高智商的机器,而且还可以做出规模,做成产业。经过几年的悉心培育,海尔集团、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所等高校院所和企业在机器人的科研开发、产业化方面成效显著,机器人产业极有希望成为青岛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新经济增长点。
据了解,在产业化方面最卓有成效的当属海尔机器人有限公司,自2000年11月被确定为国家863计划机器人产业化基地后,经过几年的发展,一个集机器人研究开发、大批量生产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已在开发区茁壮成长。目前,海尔机器人已经形成了以注塑机器人、搬运机器人、焊接机器人、机器人控制器、机器人生产线、自动化专机设备、自动化物流设备及仓储系统等几大系列多种型号工业机器人为主的产品群。仅在注塑机器人方面,海尔已形成旋臂式、迷你式、全气动式、横走式、电动调整式、单轴
伺服电动调整式、三轴伺服式、侧取式八大系列30余种规格的机器人产品,去年实现产值近3000万元。此外,公司还承制了数十条家电自动化生产线、钣金线、
汽车部件自动化机器人生产线,实现产值约4000万元。
据了解,中国海洋大学在山东省内高校中最早开展智能机器人技术研究,部分项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目前,智能导游机器人已正式通过省级鉴定,该机器人成功应用光电综合传感技术,从而解决了机器人的多目标识别和定位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中科院海洋所的RM-1型海洋腐蚀检测机器人去年年底已经研制成功。这种海洋腐蚀检测机器人可针对水下钢结构物的腐蚀状况实施检测,具有数据及图像采集功能,可代替潜水员对海洋环境中的钢结构物进行遥检,完成电位、温度、深度等数据采集及昏暗海水中摄像等工作。据了解,这也是目前国内首台用于海洋腐蚀检测的机器人,它的研制成功对于青岛在海洋高科技领域抢占市场份额、进而推出中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下机器人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