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记者参加了福建省最大吨位船舶“厦门海号”53800吨双壳散货船下水仪式,那种巨轮徐徐下水的场面真是让人激动不已。在场的来宾无不被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短短几年的巨大变化所折服。“厦船重工”作为我市机械行业的“龙头”已经舞起来了,然而其中给本地企业带来的商机,很多人还没有反应过来。
8日上午,4300辆汽车滚装船点火开工。“厦船重工”将为英国船东建造3艘。每艘造价为2.5亿元人民币,其中有1亿元的部件是国内采购的。由于本地不能提供,企业只好舍近求远,到江浙一带采购。这些部件很多是机械产品,机械行业是我市的支柱产业,完全有条件为船舶提供部分部件。
随着船舶技术含量的提高,一些电子信息产品也应用到船舶领域。专家认为,厦门在电子产品上有优势,一些船用电子器件、开关、通讯和导航设备可以鼓励相关企业配套生产。比如一些外购的控制板,配电盘,可由厦门ABB公司配套;船上的通讯系统、无线电产品可由夏新公司提供;自动化控制系统则可由厦华生产等等。在机械方面,可以将一些小零件的生产安排到机电工业区进行。
我市有些生产性企业,由于市场或机制原因,陷入了困境,需要进行整合重组。可以利用“厦船重工”的配套需要进行产业扩张,通过政府扶持,由“厦船重工”参与整合,从而转为船舶产品的生产企业。
专家分析,“厦船重工”走的是总装造船模式,而船舶产业链又长又宽,如能实现年产值30亿元的计划,则每年需要配套业直接提供20亿元-30亿元的配套机电产品,而相关的配套厂生产的产品除了给“厦船重工”配套外,还可以为国内,甚至国外的船厂配套。因此,以“厦船重工”为“龙头”,发展船舶配套产业,有利于我市工业做大做强。
随着世界船舶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船舶配套中心也将随之而来。在这个过程中,船配企业在哪里立足,主要看当地的政策和环境。所以我市应当进行规划论证,有专家建议可划出一块用地,建船舶工业园。
[厦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