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到有些专业人士说起中国面料技不如人。何以技不如人?企业似乎首当其冲要负上些责任。其实在最前线作战的人们才是最了解当前形势的。
开发研制与后整理设计是软肋
所有成型的面料都要经过三大步骤,最初的开发研制,第二步进入加工制造,最后是后整理设计。这三大步骤只要落后一个步骤,拿出的面料多多少少都要存在问题。而中国面料则相对落后了两大步骤:开发研制与后整理设计。
中国面料在加工制造这一阶段是不比欧美差的。言外之意,中国面料拿到国际市场,至少可保证的是质量。这自然与大型面料企业更新硬件设施之快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同时企业家们所具备的责任感是面料质量的有力保障。
但是,在面料的研发能力上,企业则显得很吃力。为什么美国棉花公司在面料研发上可以引导国际潮流,而“莱卡”也是从杜邦公司开发迅速传向全世界的,实际上这两家公司已成为专业的研发公司,而不是生产企业。中国还不存在实际意义上的研发公司,所有的研制开发都是在企业中边生产边设计。时至今日,中国缺少面科研发的专业人才。
面料的后整理设计则是中国面料领域的另一大弱项。起步远远晚于欧美尚属先天不足,在后期追赶的过程中又长时间不得要领,始终存在距离,现在在面料设计上还不得不追随意大利、法国、要想彻底改变,除了企业招纳设计人才外,还是需要全社会帮助的。
观念差异让企业举棋不定
如果面料具备了新、奇、特三大特点是不是就会好销?以为外销到欧美的面料一定要看上去怪异才有好销路,谁知人家并不买账,只要手感稍有不适,买家胃定掉头就走
美国人的休闲装松松垮垮,面料毫无特色。惟有一点,穿上去舒服,面料任你撕拉拽扯都没事儿。”
可是在美国受欢迎的面料拿到韩国去又是死路一条。看来,亚洲人普遍喜欢面料新、奇、特。
这里所说的是对普通成衣面料的观念差异,这样的差异也着实让面料企业左右为难,因为大多销往国外的中国面料是以制作普通成衣为主。即便面科研发不及他人,至少可以在这些天然面料上多做文章。
以高档面料和功能面料吸引跟球
仅以印染厂为例,平均一、二个月就会诞生一家新的企业。以这样的速度发展,竞争的激烈可想而知。尤其是大部分面料企业都在生产相同的老式面料,无论是外销还是内销,相同的面孔带来的是更残酷的竞争。
这种局面下,能领先的一定是有想法的。比如突然开发一种全新面料,别人没有的,自然会在市场上掀起一阵波澜,这样的独家面料主要肩负着带动整个行业运转的使命。尤其是以外销为主的企业。高档次的面料我们要做,主要是在众多面料中提高买家的注意力,普通面料当然也要做。其实大多数外销欧美的面料都是普通面料。目前只有少数几家面料企业可以提供两种不同档次的面料。
看来,有实力的面料企业用档次高一些的面料带动普通面料的销路为捷径之一。毕竟在工艺设计上,中国面料还比不上欧美。所以普通面科目前还是主要的产品。只是如果能有那么一样新、奇、特的独家秘籍,多少可以吸引买家的目光。
寻找可以生存的夹缝
对于以外销为主的面料企业,同行之间的竞争要有策略。走出国门后,更需要知己知彼,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在无人涉足的缝隙中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