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产业分析>中国物流发展的瓶颈

中国物流发展的瓶颈

发布时间:2004-04-05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产业分析 人浏览
关键字:

物流

导  读:

2004年中国物流业仍将处于快速增长期,这是业界形成共识的。然而,近些年中国物流发展中存在的诸如市场需求、管理体制、思想观念、基础设施、环境建设、人才培养等问题,虽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但依然制约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近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专家指出,中国物流发展遇到的突出问题应当给予关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总体规划指导。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厦门、深圳、广州八大港为代表的大型集装箱港口分布格局,其中上海、深圳、青岛已经进入世界集装箱港的前列。随着港口管理属地化政策和政企分开的落实,港口建设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现在不仅这八个港口各自制定了发展规划,沿海的一大批中小港口也纷纷制定宏伟目标,增加投资力度,“ⅹ年内成为ⅹⅹ地区最大的港口城市”的口号已经在沿海各港口耳熟能详。
  从国内外的发展历史来看,港口城市的形成更主要的取决于内外的经济辐射能力,其次是配套的综合服务体系。港口经济是贸易、海运、理货、货代、仓储、商展、信息、金融、保险等业务的集成。根据有关统计,在港口城市的经济中,港口本身收益为8 %,航运业收益为17%,其他收益为75%。我国沿海有数十个港口,不可能都发展成为海运枢纽。
  目前,我国的公、水、铁、空、国际货代、船代等业务都有很高的市场准入“门槛”,又分属不同的政府部门审批。物流企业反映很难拿到所需要的市场准入证。
  地区之间的市场分割依然存在。一些地方政府对于非独立核算的物流节点,如地区配送中心、物流中心,不能与当地同类企业一视同仁,甚至不允许设点经营,给一些物流企业的网络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物流标准化建设中的难题有待突破。
  2003年,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全国物流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成立,为推进物流标准化建设创造了条件,但与实践的推进与业界的预期还有很大的差距。在物流标准的定位上也存在明显的分歧。在当前多个政府部门管理物流的格局下,统一认识、协调立场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这预示着物流标准体系的建设将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物流信息化建设需要加强指导。
  2003年,“非典”的冲击暴露了我国物流的差距。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抽样调查,外资、合资企业受非典影响物流成本平均上升幅度为9 %,国内企业的平均上升幅度为16%。造成这种差别的技术性原因就是信息化水平的差距。
  当前比较集中的问题,一是编码和识别技术的应用不普遍;物流软件参差不齐,缺乏规范,缺乏评测和认证;公共平台的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与物流相关的电子政务平台还没有互联互通,如工商、税务、报关、商检、金融、保险等。
  物流市场需求的培育尚未得到充分重视。
  当前,我国物流供需存在结构性矛盾:一方面是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高端物流市场需求,国内无法满足,主要被国外的物流企业所占领;另一方面,国内的物流企业又普遍感到竞争激烈,能力闲置,供大于求。
  这说明国内企业的物流需求还没有充分培养起来。在各级政府的物流发展规划中,比较重视对于物流企业的支持,而对于物流需求的培养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m2n5.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德国看好我国包装工业和食品机械市场

下一篇:机床与未来制造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物流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