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造纸业历史悠久,曾创造了不少辉煌。诸如宣纸享有“千年寿纸”之美誉,安徽造纸厂的卷烟纸供不应求,芜湖东方纸板厂的包装纸板荣获国家造纸金奖。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九十年代安徽造纸业落寞,产量萎缩,一批企业关闭破产。近年来,随着山鹰纸业的崛起,省外企业青睐安徽发展造纸的优越条件,相继投入巨资收购重组本地企业,以及一批民营造纸企业的迅速壮大,将安徽省造纸业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轨道。
山鹰崛起激活纸业复兴希望
安徽山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原是一家国有小型造纸企业,经过多年的自我发展、自我积累,已形成拥有总资产7亿元,年产纸板近40万吨的国家大型一档造纸工业企业,进入全国同行业前10位,是目前安徽省造纸业惟一一家上市企业。
山鹰等企业的崛起,不仅标志着安徽省纸业走出了低谷,更重要的是证明了其蕴含着巨大发展潜力。安徽纸业通过改制转轨,催生新机制,整个行业的发展渐入佳境。2003年全省机制及纸板产量达99万吨,比上年增长35%,创近年来的最好水平。更为重要的是,一批较具竞争力的造纸企业群开始形成。虽说不上是百舸争流,至少是亮点纷呈。诸如芜湖的东泰纸业、和县的金和纸业、合肥的金钟纸业、颖上的天都纸业、涡阳的新宇纸业等企业,虽然都同在包装纸板这个行当打拼,但是各有优势,各有特色,均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可以说,在能预计的将来,它们都是山鹰纸业重量级的竞争者。然而,正是这批企业形成的强势竞争,才催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铸造竞争中的最后赢家,并从整体上提升安徽造纸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改造升级投资热潮涌动江淮
安徽省水资源与林草资源相对丰富,地处能源电力基地和中国经济最活跃的核心地区之一,有全国产能第一的芜湖造纸网,有国风、巢东的超细碳酸钙,有黄山永佳的造纸助剂。这是安徽纸业招商引资的“吸金石”,更是其加快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条件。目前,一股纸业投资热潮正在江淮大地涌动。不管是本地造纸企业的更新改造,还是外来投资企业的收购重组,改造升级都成了头等重要的任务。
山鹰纸业在8万吨牛皮箱纸板国债成功实施的基础上,正着手投资84876万元,实施30万吨纸板项目。华金集团巢湖金和纸业公司利用长江黄金水道的条件,投资19800万元,上马年产15万吨涂布白板纸生产线项目,并同步建设热电厂,有望形成皖江流域的大型造纸企业。芜湖东泰纸业公司利用濒临长江水道的天然优势和几十年在纸板业打拼积累的经验,投资19800万元,建设年产10万吨高强瓦楞原纸生产线、日处理180吨AOCC废纸处理生产线、日处理200吨国内废纸处理生产线和日处理2万吨废水的污水处理站控制系统。坐拥皖北地区丰富麦草资源的安徽天都纸业公司和新宇纸业公司,更是要在草纸浆及纸板上有所作为,形成皖北地区的造纸巨舰。合肥金钟纸业发挥濒临省会城市的废纸原料优势和接近消费市场优势,加速建设20万吨纸板生产基地。合肥杏花印务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印刷业知名企业,为满足自身配套的需要,也有意进军双面铜板纸的生产领域。
达标治理破解污水处理难题
我国水资源贫乏,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同时面临着水体污染和水环境生态恶化的严峻形势,特别是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的工业废水外排是导致江、河、湖泊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严重地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纸企业是工业用水大户,节水潜力很大。而对造纸污水进行达标处理,提高废水循环回用率,减少清水用量又是节水的关键。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安徽省造纸企业在污染治理方面舍得投入,取得可喜成绩。皖西北最大的制浆造纸企业———安徽天都纸业有限公司,现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亚太地区工业环境管理网淮河流域制浆造纸清洁生产示范企业。该企业已累计投资2500余万元建设了中段水处理站,实现生产废水达标排放。安徽山鹰纸业公司更是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建设日处理量300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场,在满足企业废水达标排放的同时改善回用水水质,废水循环回用率由40%提高到80%,年减少清水消耗量904万立方米,预计今年底前完成投资6000万元。安徽新宇纸业有限公司投资2528万元的制浆黑液生产有机复合肥项目已正式投产。与此同时,一些企业积极调整造纸原料结构,积极采用国外先进的碎浆、筛选、净化、除渣、洗涤、浓缩、热分散、搓揉、浮选、脱墨、漂白技术和装备,扩大废纸资源的开发利用,减少造纸污染。
发展基地业界面临艰难选择
大力发展人工速生造纸工业林基地,用现代化技术改造传统林业,加快林纸一体化建设,提高林地生产效率,这是我国造纸业解决木材纤维原料短缺的重大战略举措。
从国家的发展战略上看,营造速生林是完全正确的。安徽省八十年代也曾为此努力过,原安庆造纸厂就做过林纸一体化的可行性研究,最终却无果而终。因此,今天再谈林纸一体化,可能承载了太多的历史负荷,抑或是安徽纸业发展再上台阶的一个战略机遇。是营造速生林走林、浆、纸一体化道路,还是以外购商品纸浆为生产原料,我省造纸业界又面临着一个崭新而艰难的选择。
据有关资料显示,现在全国规划的林纸一体化项目,多是要建成数十万或上百万亩林基地、30万吨以上纸浆生产能力、数十万吨纸的生产能力,这样一个项目做下来,至少需要近10年的时间,费用在百亿元以上。为此,企业和地方政府目前应着重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果没有国家政策支持,还上不上林纸一体化项目;二是如何保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资金链不会断裂;三是项目建成后,木浆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和投资回报率如何。我省目前还没有一家企业独自有能力上马这样的大项目。即使地方政府有这么大的决心,其操作过程的复杂与漫长也是个考验。更何况,国际化大环境下,纸业的原料资源完全可以走国际化道路,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因为有时国际市场的纸浆价格比国内生产的产品的价格还低。
因此,安徽省林纸一体化的设想如何从规划走向具体的落实,不论是热衷的政府,还是跃跃欲试的企业,都需要科学对待、理智思考,既不能画饼充饥,更不能半途而废,套用一名广告词就是“要做就做最好”。
来源:景华纸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