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企业资讯>我国中止向日出口石油

我国中止向日出口石油

发布时间:2004-02-25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企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石油

导  读:


    近来,中日间一场贸易谈判的搁浅再次引起了中日两国的关注。由于中日双方对出口日本的原油数量和价格意见不一,持续了30余年的中国对日出口原油贸易项目在今年年初出现了事实上的中止局面。
  对日原油出口曾一度停止
  在1999年年初,中国的对日原油出口贸易也曾出现过一度中止的情况。这是因为,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国内对石油的需求量呈直线上升。从1993年开始,中国由原来的石油出口国变成了纯粹的进口国家。到1998年下半年为止,中国对日原油出口的价格已经比国内的价格低了30%。再加上当时国营企业大都面临亏损,中国方面不得不正式通知日方,1999年2月份的对日出口原油数量为零。
  依据2000年底的延长协议内容,中国在2001至2003年间每年向日本出口的原油数量在300万吨至400万吨之间。去年底,中日就有关2004年至2005年原油出口问题进行协商,双方在原油贸易的数量和价格方面出现了明显的意见分歧。据日本媒体报道,协商过程中,日本方面提出希望中国能够在2004年和2005年每年向日本出口185万吨的原油。但是,中国则表示最多每年只能提供50万吨,且每桶原油的价格也比国际市场价格高出6美元左右。这些分歧最终导致持续了30多年的对日原油出口活动从今年1月开始正式停止。
  中国石油不大够用
  中国是个石油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石油生产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国内的市场需求。自1993年以来,中国每年进口的石油数量一再上升,仅以去年为例,为了满足国内的需求,中国的石油进口数量已经接近1亿吨,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的石油政策和国际石油市场的价格波动也对中国的石油生产企业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据业内人士介绍,由于国家对于原油等资源出口采取了下调出口退税的政策性限制措施,从而使国内经营原油出口的外贸企业不再有利可图,企业出口原油的积极性受到较大程度影响。
  另据日本一些研究分析认为,去年大庆油田的原油产量自1975年以来首次跌破5000万吨,下滑至4840万吨。且根据中国能源战略和长期生产计划,大庆今后的年生产量仍将继续下降,长期来看大概会保持在3500万吨左右。这一计划意味着,大庆今后不仅不会继续向日本等国家出口原油,还可能难以为中国的其他地区提供原油。
  日本方面认为,中国之所以降低对日原油出口,一是因为中国国内石油需求量的激增导致了中国对外原油出口能力的下降;二是因为双方在价格方面意见难以统一,最终才导致此次贸易谈判的破裂。
  此外,还有分析认为,尽管大庆油田的产量出现下降,出口价格略低于中国的国内价格,但是作为年产原油仍在4800万吨左右的大庆油田来说,满足每年对日出口185万吨的原油数量仍是“小菜一碟”。中国之所以不愿继续对日出口,可能是受到日本与中国争夺俄罗斯石油管道项目活动的影响。
  日本看上大庆原油的质量
  日本是个能源极其缺乏的国家,在日本的能源比率中,对石油的依赖程度超过了一半,约为52%。而这些石油几乎100%依靠进口。来自中东地区的石油占据了日本石油进口的88%左右。为了摆脱对中东石油的过度依赖,解决日本的能源保证问题,日本一直在努力拓宽石油进口渠道。日本一家石油贸易公司的老板曾直言不讳地表示,在日本,无论政府还是民间,都非常重视各种原油进口渠道的建设,毕竟,日本每年全部内需原油均要由国外进口。
  以往的对日原油出口都是由中国的大庆油田承担。而日本方面看上的也正是大庆原油的质量。对于进口中国大庆油田的原油,日本业内人士表示,一是中日两国之间距离较近,从中国进口原油可节省运输成本。二是大庆的原油石腊成分含量高,原油易在常温下凝固,利于运输;同时含硫磺成分低,是非常好的高品质原油。此外,日本从中国进口的原油价格一直低于或者接近于国际市场的价格。所以与其他地区的原油相比,中国大庆的原油对日本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日本一些商社仍未放弃
  虽然关于大庆原油出口日本的谈判出现了破裂,但是为了能够买到中国大庆的高质量原油,日本的一些商社仍未放弃,一直在中国与各方继续接触。一支由日本主要原油、成品油贸易商组成的民间代表团,就恢复出口问题,1月末正式拜访了商务部主要官员。但在“碰壁”之后,代表团并未全部回国,其主要成员留下继续与中方交涉。目前,相关谈判仍在进行之中。
  日本媒体的一篇报道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对能源的需求也在日益扩大。这种趋势会让已经非常紧张的亚洲能源供给现状越发紧张。为了取得更好的合作发展,日本今后有必要在推广节能技术和高效的发电设备等方面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环球时报]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m1fl.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西门子锁定高级软件开发

下一篇:台湾省污水处理系统采取BOT方式运营将导致不少后遗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石油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